曲江涛,似乎名不见经传,但翻开履历却让人吃惊:纪录片《颍州的孩子》获美国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纪录片《美美》获2006年韩国光州影展评委会奖、纪录片《彼岸浮生》入围8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单元、短片《我的北京生活》获第16届东京录影节优秀作品奖、电影《孙子从美国来》获“夏衍杯 ”创意电影剧本奖??3月14日,他的首部大银幕力作《爱情银行》登上大银幕,幽默、清新,我们来听听曲江涛导演的创作历程。

首部大银幕作品:每个环节都有遗憾
我很喜欢这个关于“爱情银行”的概念,虽然是商业片,但故事本身并不商业,因此我和编剧黄晶以及策划们用了八个月的时间来写剧本,建立和完善了爱情银行的运行规则,设立人物关系和背景及故事走向,使其类型和风格趋向于我擅长的清新写实、幽默风格,并最终得到了制片方的认可。
在影片美术设计方面,美术师在我提出的要求上,实用而合理的做了非常细致和有想象力的工作,尤其是主场景的设计为整部影片的影像风格定了基调。主场景“爱情银行”位于崂山区的王哥庄村内,是一个两层的工作室改造的,站在爱情银行门前向西望去,便能看到大海。海天一色,再加上青岛连绵的山,非常美。主场景爱情银行的设计非常重要,用了很多组合形式的方格,色调以冷色为主,并采用木质为基本材质,有种冷暖结合的感觉。最后为了保证影片整体真实自然的风格,还在场景中添加了大量生活化的道具,最后搭建成的爱情银行超乎我的想象,如果想开一家咖啡馆,这应该是很多人梦想中的店。
因为故事本身的需求,镜头方面做到平实规整就好,从构图到视角,我一直力图避免刁、奇、晃的情形出现。在拍摄上最难的其实是主场景的单调,这部电影有将近一半的戏份要在一个40平米左右的咖啡厅里完成,如何选取不一样的角度和背景成了摄影师最为头疼的事,还好最终成片因为美术和摄影的出色发挥,并没有使影片显得单调。
其实电影制作上,谈不上哪个方面是最满意的,严格地说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会有遗憾的地方,这就是电影的特性,应该说能够相对顺利的完成我的首部大银幕作品,并且能够得到大家和我自己的认可,就会很满意了!

奥卡斯摄影师:对于电影来说刚刚起步
我有一段北漂的经历,《我的北京生活》就是我在北漂时候的真实感受,片中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是源于我自己的经历,没爱情,没钱,没正经工作,没有方向,而且没法回头,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好在北京是座比较宽容的城市,能够让你的勤奋和天分得到回报。如果你也是一名北漂,那么我的建议是,从事影视有天赋且无比喜爱的话,那就坚持下来吧,因为没有另外一座城市更适合干这行了。
我拍摄的纪录片基本上都是非电视台体制外的片子,人少、钱少、设备少,一般都是拍摄现实题材边缘人群,不设计不摆拍,全靠跟拍、抓拍,这要求和被拍摄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拍到真实动人的东西。《颍州的孩子》获得美国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能入选奥斯卡,我感觉应该具备三点:题材、叙事能力、运气。
如何平衡商业与艺术,这个似乎很难,无数前辈都在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如果在构思剧本拍摄影片的时候能够站在观众的角度去真诚地做这件事,能够在尽可能地不让投资老板赔钱的前提下,加入一些个人的情怀和感悟,或许就能平衡些了。至于未来电影的发展,尤其是3D技术的发展,个人感觉3D电影目前方兴未艾,尤其是国内,而且技术日趋成熟,它无疑在某些类型的影片中会带给观众更奇特、更刺激、更真实的观影感受,未来裸眼3D应该是个方向吧。
我希望未来能够一部接一部地拍下去,希望每一部电影都是我发自内心喜爱的故事。对于电影来说,现在的我刚刚起步,我要靠摄影养家糊口,要通过自己写剧本来和投资方谈判,从而成为导演,也尝试做演员跑龙套,需要跟各个部门的人谈想法、提要求,所以每个导演其实都是位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