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利用云技术搭建广电的媒资平台

2012-12-24 戴云杰 依马狮广电网


  “云计算”最近被炒的火热,从最近几年IT技术发展来看,也很少有一种技术能够像云计算这样,在短短的两年间就产生巨大的影响力。Google、亚马逊、IBM和微软等IT巨头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推动云计算和产品的普及,一些学术活动迅速将云计算提上日程。而数码视讯作为广电行业最大的系统供应商,也同样在云计算领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推出云计算在广电系统进行应用的产品和设备,特别是媒体资产管理存储系统是云技术在广电行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术。

  一.“云计算”与媒资系统的关系

  云计算这个名词是借用了量子物理中的“电子云”(Electron Cloud),强调说明计算的弥漫性、无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会性特征。量子物理上有“电子云(electron cloud)”,在原子核周围运动的电子不是一个经验世界的轨道例如像天体一样的运行轨道,而是弥漫空间的、云状的存在,描述电子的运动不是牛顿经典力学而是一个概率分布的密度函数,用薛定谔波动方程来描述,特定的时间内粒子位于某个位置的概率有多大,这跟经典力学的提法完全不同。

  电子云有概然性、弥漫性、同时性等特性,云计算可能的确是来自电子云的概念,因此,云技术应用于媒体资产管理是科技发展进步的产物,媒体资产管理是电视台资源的存储和运用,节目材料资源和节目资源是电视台的宝贵财富和资源,是电视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财富。如何应用云技术来有效储存、管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就是建立素材和节目资料库,实现素材和节目资源的长期有效保存、科学管理、方便检索与调用。云技术全面实现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

  媒体资产管理功能大体可分为:建模中心、采集中心、编目中心、审查归档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检索下载中心和DTV扩展等,一套功能强大的媒体资产存储管理系统包括节目的采集、制作、播出、储存、管理、数字电视等多种业务,它的精确储存和快速检索与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二.广电部门利用云技术的意义

  在我国,云计算发展同样非常迅猛,我国企业率先提出的“云安全”概念,在国际云计算领域独树一帜,开创了云安全解决方案的先河。但整体而言,我国的云计算发展,与国外成熟的云平台相比,规模还很小,运作还不成熟,尚需国内企业进一步的探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电行业应用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可实现前端统一管理,其超强的计算能力、超大的存储空间这些突出的优点,对于广电行业数字电视业务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数据的高度可管、可控性

   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管理中心,所有数据统一存储在前端云服务器中。广电运营商只需安排专业的服务器维护人员进行更新和保护,即可在前端实现所有数字电视业务的管理。在媒体资产管理中实现了节目的全方位和全功能的业务增值价值。

  2.云技术设备投入成本最小化

  在数字电视目前的运作方式中,不同地域、不同品牌的终端设备之间不具有良好的互通性,繁冗的系统集成及升级工作增加了运营维护的成本。使得广电业务的推进需要付出超常的人力物力成本。这种情况下,云计算是广电行业最好的选择,云计算的超强计算能力可将终端设备的部分功能前移,从而可以将终端的设备要求降至最低。

  3.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

  云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广电行业在储存、检索节目素材等这些方面的繁重工作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储存和管理工作始终在低成本中运行。

  三.广电部门如何使用“云技术”

  “云计算”平台可以有多种部署方式,对于广电媒体而言,最常见的是“私有云”和“公有云”两种方式,“私有云”即广电媒体自行建设和拥有的“云计算”平台,用户使用台内的局域网即可访问,而“公有云”则是由相关厂商提供的“云计算”服务,通常需要通过广域网访问。

  广电媒体可以在台内建立“私有云”,对现有IT系统进行整合,这是目前最值得关注和切实可行的方案,也可以租用“公有云”作为IT资源的补充:针对境外或者异地的分支机构,电视的租用“公有云”可能比购买实际设备更加方便经济。

  一方面,不论使用“公有云”还是“私有云”,我们都需要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应用部署在“云”中,这也是其他行业使用“云计算”技术的通用做法,但另一方面,广电行业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业务系统需要大量处理视音频文件,而且广电媒体拥有许多特殊硬件和专用设备,并不是所有的业务都适合被虚拟化,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简单分析如下:

  1.可以部署在“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
  ⑴高密度的数据计算应用,如转码、流媒体服务等;
  ⑵高频度信息处理应用,如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
  ⑶海量数据存储应用,如基于“云架构”的存储;
  ⑷普通工作站应用,如办公、编目检索、新闻稿件、简单音视频剪辑等。

  2.需要传统设备处理的业务主要包括:
  ⑴利用基带信号进行处理的业务,如上载采集、演播室播出等;
  ⑵必须利用GPU处理的业务,如特技、字幕、图文包装、GPU转码等;
  ⑶数据吞吐量过高的业务,如多层高清编辑;
  ⑷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业务。

利用云技术搭建广电的媒资平台

广电业务部分云架构

  因此,广电媒体现有业务系统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整合时,采用“部分云化”的架构是必然的选择,具体来说,转码、网络传输、媒资编目、流媒体分发等业务可以在“云”上实现,但传统的上载采集、复杂编辑、图文包装、播出系统、演播室系统、信号监看等业务系统仍需采用独立的工作站设备。对于部署在“云”中的媒资编目等应用,用户可以使用计算机、手持移动设备等云通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访问,获得和本地工作站一样的使用体验。

  四.利用云技术搭建广电媒资系统-云媒资

  “云媒资”即把云计算应用于广播电视台的媒资系统。云媒资具有传统媒资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是媒资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1.云媒资的优势[page]

  图1形象的展示了云媒资的优势,可见,云媒资更容易构建各种媒资、更容易以“服务”的形态来提供媒资、更容易管理分配媒资系统资源、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传统的媒资系统之中,转码系统、编目系统等需要各自的专用硬件平台,但在私有云扩展方式之下,在云媒资系统中,则可充分共享硬件平台。另外,云媒资系统也可以提供无限的访问:比如远程无差异化访问、用1个终端即可访问各种应用。而且,“虚拟资源池”的特点使得云媒资系统可以快速部署。云媒资也可以提供可度量的服务,比如可以按照计算能力、存储空间、网络性能、租用时间来选择虚拟资源。所以,总的说来媒资是比较适合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广电业务系统。

利用云技术搭建广电的媒资平台

图1 云媒资的优势

  2.云媒资的形态

  分为“计算云”(私有云媒资)和“服务云”(媒资托管服务)两种形态。

  3.云媒资的建设模式

  如图2所示。云媒资的模块是建立在以太网的基础上来实现各个系统的传输与拓扑的。

  目前而言,云媒资共有3种建设模式:面向广电媒体的私有云媒资、面向集团应用的云媒资、面向公众与企业的云媒资。面向广电媒体的私有云媒资架构。

利用云技术搭建广电的媒资平台

图2 云媒资的拓扑

  我们台已经正在利用内部网搭建属于自己的私有媒资,将自己录制的节目与购买的节目上载到媒资系统,便于新闻工作者对素材进行检索、调用、制作,以进一步提高新闻节目、自编节目的制作、播出水平。这只是利用云技术的冰山一角,随着广电私有云媒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将在这基础上建立公有广电云媒资。    

利用云技术搭建广电的媒资平台   

  结束语:云技术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不仅仅要解决媒体资产的储存和利用问题,而且要在功能上和先进性、扩展性、科学性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媒体资产管理、储存系统作为电视台的一种资产,还必须要起到保值和增值作用,它不仅为电视台提供了一个多媒体资料管理、储存平台,同时为多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支持和发展空间,它可以云技术的支持和应用中,轻松实现媒体资源的共享、交互、再利用,并且实现电视台的整体形象,提高各个电视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为广电事业的发展与探索中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 云计算在广电行业的应用简述 - 广播电视信息 - 2011(3)
  2、期刊论文 "云计算"落地广电 - 电视技术 - 2011, 35(8)
  3、期刊论文 云计算在厦门广电的探索及运用 - 广播与电视技术 - 2011, 38(7)

南安市广播电视台 云技术 媒资平台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