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Satellite Pay Per-View(SPPV)服务(中)

2005-05-18 依马狮广电网


    三. 数字电影发行服务
    数字电影发行服务是SPPV服务的一个重要子服务,它通过卫星网络提供给数百家甚至上千家数字影院数字电影节目,并由数字影院根据放映需求申请影片,真正做到Pay Per-View。
    1.市场分析
    数字电影发行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这个市场是由于数字电影的出现而产生的。数字电影,英文为“Digital Cinema”,专指影像制作、发行和放映能达到与现有35毫米胶片同等甚至更高质量的数字技术手段和相应的经营方式,一般特指商业影院放映的数字电影。
    1999年6月18日,由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I—幽灵的威胁》(又译《星战前传Ⅰ:魅影危机》)开始在美国的6家影院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数字放映,采用了基于TI公司数字光学处理器(DLP)芯片技术的放映机。这是数字电影的首次商业放映,它标志着世界数字电影发展史的元年。2000年2月到现在,数字电影宛如茁壮成长的童年,不断创造新的里程碑。不过,最为成功还是要数2002年5月的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新作《星战前传Ⅱ:克隆人的进攻》在全球的数字放映。如果说在《星球大战I》中,还只是应用了大量的数字特技制作技术的话,那么在《星战前传Ⅱ:克隆人的进攻》的拍摄中,乔治·卢卡斯第一次抛开传统的胶片摄影机,全面采用了数字拍摄设备。整部电影没有一寸胶片,成为了第一个真人表演的没有胶片的电影。这种放映,省去了数字影片制作完成后必须的“数转胶”,然后再复制大量拷贝在影院放映的时间和费用开支,同时保证了影片影像质量的始终如一。 
    中国的数字电影实验为2001年9月《最终幻想》在中影集团电影院的放映,放映实验通过卫星传送数字电影信号,中影影院接收信号后存储到服务器中,最后通过数字放映机放映。中影表示,他们要引领数字电影潮流,到2005年初在全国已改造或建成161家数字影院。中国成为世界上数字影院数量第二多的国家。
    中国数字电影的发展必然比美国有更广阔的前景,因为中国传统电影产业的规模和影响与美国相比,不但远未形成好莱坞式的阻力,进行重大的变革更不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影响。而中国在传统的电影产业结构上,也不存在着制片、发行、放映之间的断然分离,在中国这一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中发生的产业革命,犹如在白纸上作画,遇到的阻力和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国外要小得多。同时,对数字技术迅速投入,正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所在。
    数字电影广阔的市场前景,超常的发展速度,逐渐增多的数字影院,必然催生一个新的市场的形成,也就是数字电影发行市场的形成,利用数字电影发行网络把更多的数字元电影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发行到全国各条数字电影院线将逐渐成为电影发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传统电影的发行,首先,要对原始影片拷贝进行洗印和拷贝复制;其次,众多的拷贝要专门进行储存,以防损坏和丢失;第三,在电影放映前利用传统的发行网络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和人力把拷贝运输并送到需要放映的影院;第四,影院放映完成后,制片商或发行商为了防止盗版、重复利用、归档及销毁等目的对已发出的拷贝进行回收。这些过程必然耗费大量的发行费用,还意味着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画面,或者完全用计算机生成的数字电影,为了拷贝发行而进行“数转胶”扫描,传统放映时可能会刮伤拷贝或因放映而褪色变旧等,这样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还使得影片质量下降。
    而数字元电影的发行,全部依靠高科技手段,从技术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把数字电影后期制作阶段的影像信号制作成数字电影母版;第二,是委托专门的数字技术服务公司对母版信号进行数字压缩、加密和打包,然后通过卫星或网络传送到当地影院,也可以直接将母版信号刻录成DVD只读光盘或录制到资料磁带等载体上,通过传统的特快专递等服务寄送到当地影院。第三,是在当地各影院对资料信号进行接收和存储,获取放映授权以及解密密码等。第四,是通过数字放映实现数字电影信号的放映。这个过程中,电影全部以数字元信息进行传输,省却了庞大的发行费用,而且使得最终观众所看到的电影与导演眼中的电影没有任何区别。
    数字电影发行中的传输可以通过卫星、有线和物理媒介等方式。其中的有线传输和物理媒介传输都有其很大的对于数字电影发行的致命的弱点。
    有线网络提供了双向连接可以具有更多的控制功能和更直接的回传信道,但其最根本的特点是点对点传输,如果有100家数字影院就要有100条专线连接到SPPV数字电影服务中心,如果采用租用线路的形式,100条专线的租赁费用是庞大和不可承受的。影院和专用宽带网络之间如果铺设专用光缆,其铺设费用也是非常昂贵的,而且农村及偏远地区、地面网络环境不好或基本没有的地区的影院就更具劣势了。架设卫星天线容易,但铺设有线连接就很难了。与卫星或物理媒介传输相比,有线传输目前很难适应数字电影发行。
    物理媒介在寄送的过程中会有丢失或损坏的可能,也可能会成为盗版的一个源头,而且它一旦发出,在放映时将不会有任何的改变,灵活性显著不够。而且它也存在复制、储存、运输和回收的问题,多种环节的存在也成为其不安全因素。
    卫星传输看来是数字电影传输最理想的方式。数字电影的发行母版会在制片厂、后期制作室或者是在数字电影网络管理中心进行加密和压缩,接着会被发送到一颗卫星上,然后再定向传送到具备卫星天线和具有接收授权的数字影院,这些设备要连接到影院管理系统以及当地存储系统。接收、授权以及解密会紧接着通过网络回传信道得到确认。
    通过卫星传输的数字电影可以存在多种方式,准实时、实时和超实时。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传输的速率上,准实时的传输可以根据需要占用少量的带宽缓慢的传输到需求数字影院,而实时的传输就是采用和电影或节目时长相等的时间进行传输,这样可以做到直播数字电影或其它事件,而超实时可以在很短的事件内把数字元电影的大容量内容传输到数字影院,Ka卫星网络在超实时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集中所有带宽为一部电影进行传输,这样也避免了通常卫星服务所担心的雨衰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如果接收未完成,回传信道会通知网络管理中心重新传输未收到的部分。与物理媒介不同的是,通过卫星传输影片以卫星接收器的数量来分散降低成本,而不是以影院的数量来等量地增加成本。影院当地接收设备的安装也只局限于卫星天线和接收器,不比安装一个家庭的卫星接收装置复杂和昂贵。
    传统的C和Ku频段卫星作为广播卫星而设计,主要用于广播功能,其回传信道的能力很有限,而Ka频段卫星作为最新的卫星技术,除了广播功能外还具备很强的通信能力,由于带宽很宽,广播及回传信道的容量都空前的增大,其安全性的传输能力比传统卫星有极大的提高,防止了盗版的发生,似乎是为超大容量的数字元电影传输而设计,而且在此基础上为数字电影的网络管理以及将来的互动电影等增值业务提供了很好的业务发展平台,是数字电影发行的当然之选。
    Ka频段卫星运行在亚洲上空,信号覆盖中国、亚洲及太平洋部分地区,一旦采用此卫星为中国进行数字电影发行,就可以使中国电影产业获得国际分工的机会—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数字节目信息交换的中心。
    2.业务模式
    SPPV服务为电影制片商构建了一个数字电影发行网络,在此网络中的数字电影发行服务包括当前的和将来的多种业务类型和模式。以数字影院为运营场所的这些服务通过这个数字电影发行网络得到相应的服务,并提升数字影院的价值,丰富数字影院业务种类,增加数字影院收入,提供人们休闲的娱乐场所,为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宽广的发展舞台。
    以下就是本服务中可以涉及的众多业务。
    数字电影    
    此业务是发行服务的主要业务,各电影制片商把它们的数字电影母版通过卫星、光纤、介质等各种途径提供给数字电影发行服务中心,并存储在数字电影库中,由数字电影发行中心负责把这些数字电影的母版进行压缩和加密,并通过卫星发送到需要放映这些电影的数字影院,然后通过卫星网络授权系统的授权控制放映时机、放映地点放映范围,达到管理数字电影发行的目的。
    电子电影
    电子电影,英文为“Electronic Cinema”,被用来指技术指针不一定高于胶片的影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