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高峰对话 畅谈3D、4K

2012-06-04 本刊编辑部 传播与制作


  CCBN2012期间,《传播与制作》杂志社受CCBN组委会委托,会同新浪网、广电手机报等举办了以“未来电视 全球趋势”为题的高峰论坛,纵论3D电视、4K电视。

高峰对话  畅谈3D、4K

  主持人:广播科学研究院电视研究所副所长郭晓强——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现在不管生活中还是各个领域热议的3D电视、超高清电视。

  第一个话题是关于3D电视,我们知道,中国的第一个3D频道已经开播了,由中央电视台牵头,各个省台,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深圳,由中央电视台统一编播上星,各个有线网落地,老百姓只要拥有高清机顶盒和3D电视机就可以收看到3D电视频道。请各位嘉宾谈谈3D频道开播后所面临的问题。第二个话题是超高清,我们提了好多年超高清,究竟它怎么发展?有什么制约因素?也请各位嘉宾谈一谈。

高峰对话  畅谈3D、4K

  广播电视规划院电视研究所所长邓向冬——我先抛砖引玉。第一个是3D话题,3D频道试播以来,我是经常在家里看,尽管受到家里人的反对,说“赶快换台,这有什么好看的?”我还在那儿不懈地研究。据统计,今年新销售的终端,大尺寸的电视都是带3D功能的,一头一尾还是具备条件的,中间这一段,我们调查了一下,国内很多地方实际在有线网络里还没有传输3D频道,我跑了很多地方,也不是运营商不想传,而是有实际的困难,比如带宽频点问题,现在每一个网络里的频点已经塞得非常满。而3D目前采用的技术是左右眼双拼,普通高清进行压缩,带宽是比较宽的。关于传输方案,总局广科院、规划院在3D信源编码方面也有一些方案突破,既能兼容高清也能兼容SidebySide,节省带宽对无论是高清频道的推广还是3D频道的推广都能发挥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超高清方面,日本做得比较多,8K和4K,今年4K的消费级设备很多厂家已经在生产,而且已经面市。我们也有专门研究超高清需求课题的,家里观看的尺寸、观看的距离是不是适宜于超高清的应用?我们家庭里客厅是不是足够大?因为我自己在家里也在搭建了一个超高清环境,120寸屏放在家里一堵墙都占满了,超高清的市场需求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高峰对话  畅谈3D、4K

  中央电视台技术制作中心高级工程师王珮——从1月1日3D频道开播后,中央电视台就有固定的3D栏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拍摄了3D版的《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春晚的3D版拍摄对于我们台的节目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从制作角度出发,第一,做节目首先要能发挥出3D的特点,做出一种立体感、空间感来更好地展现3D效果;第二,做出的节目要符合安全的规范,让观众戴上眼镜在享受3D的同时能有好的舒适度。所以做好的节目,既要有3D的魅力,也要符合舒适观看的要求,做到两全其实是很难的。

  在录制过程中,3D录制和2D最大的不同是增加立体效果的控制环节,这个环节在录制系统里等于增加了一个工位,他负责空间感的把握,同时在后期制作上也要有立体效果的控制和调整,使得整个节目符合舒适观看的要求,把前期拍摄的两眼误差减到最小的程度,达到一致性。总之,从突出3D立体感上做工作,又要兼顾视觉的安全、舒适度,这是制作当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高峰对话  畅谈3D、4K

  北京电视台3D转播车项目负责人叶志云——其实在家里我从去年就可以看到3D电视,但戴着眼镜观看感觉不能长时间看,看一场球赛和一个电影还可以,能不能让大家更长一点时间看?我觉得很关键的是最后的显示端。如果终端裸眼3D可以进驻家庭的话,对3D电视会有很大的发展。但目前3D一定得在电视台先做,大家一定要把制作领域做起做好,终端呢?现在电视机发展得很快,未来可以有突破。十年前我们开始做高清大家觉得很无奈,不知道什么时候高清能普及到家庭?现在北京已经普及了,几乎家家都能看到高清节目。

  北京台在去年开始建设3D车,后来在索尼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装了具有3D制作能力的转播车,可以进行3D的拍摄以及2D转3D画面,可以完成3D的电视直播。我们台里的3D节目,除了BTV春晚是用索尼的Demo车做的,真正的多机位3D摄像机拍摄,其它都还是用单机形式联动拍。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做直播,但现在直播有很多的问题,录制过程中就出现双眼的聚焦视距不一致,色差不一致,录播可以后期制作,但直播过程没有办法再后期调整。如何把体育比赛等大家喜欢看的3D节目里做得更好?是需要我们今后慢慢探索的。

高峰对话  畅谈3D、4K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技术总监王亚明——索尼今年有一个口号叫“超越高清”,实际上超越高清有两个方面,一是更高的清晰度,二是更身临其境的体验,那就是3D。我在谈这个事儿之前还想谈另外一个事儿,今年3月份有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事儿,就是苹果的新款iPad发布了,在发布之前大家在猜,iPad是支持更高分辨率呢还是3D显示呢?最后发布的时候,不是3D,是2K。这说明一个问题,iPad不是代表电视,它其实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就是高清比3D优先,它没有先做3D而是2K,10寸的屏幕都是2K,那么家里的高清电视是不是就不够了,所以不管是更高分辨率还是3D都是很有必要的。

  广电总局为什么开3D频道?因为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台3D电视机在家里摆着,其中一定有一部分人想看3D,现在3D已经在平板电视里是标配了。这部分人里哪怕有10%或20%看3D,电视台不播3D节目他可以买3D蓝光盘,或在网上下载3D片,他可以看得很高兴。这些用户的需求,如果我们电视台不参与进去,不给他们提供节目,逐渐我们电视行业就失去对3D的发言权,我们就被边缘化了。电视还是主流媒体,我们肩负着做3D好节目的任务,只要做出好的节目来,现在这个时候还是有市场的。如果我们不做3D,广电行业就失去3D的话语权了。但3D最主要的是图像质量,你要一开始让大家看晕了,就把名声搞坏了,这不太好。

  谈到4K我们将它分为两块:一是非直播类型的,这一块主要用于电影,技术都是成熟的,包括拍摄设备、制作设备、放映设备。美国一半的电影院都是4K的,中国59%是2K的。但对于电视来说,因为电视离不开直播,要想做4K的直播,很多条件还不具备。比如现在4K电视要用4条电缆传一路4K信号,现在只有HDMI1.4可以只用一条电缆。广电是1.5G传高清,3G传3D,要传4K得10G接口。2014年在巴西举办的世界杯上会做4K直播实验,直播是我们电视最有利的一个武器。直播需要一些基础设施,比如4K摄像机、4K切换台、4K矩阵、4K显示器等等,总得一根线到户,到户要有4K投影机,现在已经有了。8K更夸张,前两年在NHK展示过,16个高清串起来传了8K的图像。这次伦敦奥运会NHK也会试播8K,推动超前技术带动行业发展是对路的。

高峰对话  畅谈3D、4K

  天津电视台技术管理部主任李锦秀——做3D我们是从纯零开始,零设备、零经验,但从零开始也有一个好处,一张白纸开始书写最美好的画面,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是磕磕绊绊走过来,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节目总算推出了,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撞了不少南墙,也付出了很多辛苦,但最终我们也是用心、用力地做过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制作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知识,也长了很大的见识。

  我们的运作模式和中央台、北京台可能不太相同,我们是和中兴生态园公司开始合作制作,我们负责前期,对方公司有一些后期的设备,元月1日能够开播也是得益于这家公司给我们提供的后期设备。3D电视要想持续地发展下去,关键是内容,内容得吸引人;另一方面从技术手段上要增加一些舒适度。

  节目投入我们也是采取购买部分好的节目融入到3D频道里,主要是增加这个频道的黏合度、吸引力和观赏度。3D电视开播时机也是比较好的,今年正好有奥运会,而3D正好可以体现运动场面的冲击力。事物的发展都有机遇,等有大的事情时它的技术才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所以这个时机选的是非常不错的。[page]

高峰对话  畅谈3D、4K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技术管理部副主任朱光荣——江苏台也是六分之一,除了CCTV和三个直辖市台、深圳是市台,我们是唯一的省台,所以能参与我们国家第一个3D频道的开播,我们感觉还是很自豪的。我们现在是每天提供30分钟的健康养生类3D节目,叫《万家灯火》。我认为目前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终端上,目前3D电视要戴眼镜,我觉得用户体验上要稍微差一些,不适合长时间观看,所以我也期待不戴眼镜的裸眼电视推出。

  第二,节目类型上,有的节目适合3D制作,有的节目不适合,这还需要探索。

  第三,商业模式上,目前制作3D电视还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目前产出还看不到,总局对3D电视的定位,将来要变成付费频道。但我个人认为付费频道在中国发展不是很有信心,我希望将来能有所突破。

  第四,技术标准上,现在SidebySide的方式达不到很好的分辨率,而偏振的方式可以达到四分之一,期待我们国家能尽快制订自己的3D电视标准体系。

  第五,总局政策上,我们希望总局能给出具体的时间表,比如办了3D频道,落地上能不能给一些政策支持,包括发改委给立项,国家能不能给一些财力扶持。

高峰对话  畅谈3D、4K

  深圳广电集团播出部主任刘印恒——我认为制约3D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终端,老百姓家里的收视终端一定会有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裸眼还是戴眼镜,它的局限性大家也都说了。戴眼镜会有负面的效果,裸眼的立体效果现在很差。有一个激光全息立体技术,我认为将来能出现那样的技术才能真正为广大老百姓所接受,我看了不会有任何反应,而且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我想说一个观点,我们电视人还是要有信心,就像70年代出来电视,当时就以为电影业会萧条和淘汰,但它在最低谷挺过来了,20、30年它又活过来了,而且活得越来越好,电影业方兴未艾,所以我觉得电影改变的是信心,电视改变的是盈利模式、经营模式,还有各种政策不要束缚我们电视台的发展。

高峰对话  畅谈3D、4K

  宽泰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乐永升——目前我们不是怎么搞3D频道的问题,而是3D怎么发展下去的问题。3D要常态化,作为一个频道,各个台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可能会有这样几个关键的问题:

  第一,3D节目的投入不能无限大,怎么样能够保证一个长期的投入把节目做下去?我们一直倡导3D和高清完全兼容的频道,我跟各个台讲,不需要专为做3D买设备,高清也可以用,这个技术是可以实现的。

  第二,下一步3D节目的运营,目前高清让位于标清,3D让位于高标清。现在我还有一个观点,在广告推介会要大力介绍这个观点,其实3D广告的意义不在于观众看什么,而在于关注度。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讲过这样的观点,把3D广告放在电视台播,当时老百姓还看不了3D电视,然后满大街发红蓝眼镜,说你到时候可以看我们的可口可乐广告。我们的节目有人做,而且广告创意很好,精度也很好,我想广告商会愿意投入的。

  关于超高清我谈谈个人观点,标清到高清是十年,高清到3D是两年,没有标清的铺垫就没有今天的3D。未来的发展我认为超高清也会受益于3D,也就是超高清4K在电视上不是新的概念,我们在2003年就推出了4K节目制作。B&P

CCBN 3D 4K CCBN2012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