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年前,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启程,虽然他已经沉没,但是他从来没有在人们的记忆里淡去。今天,在泰坦尼克号起航100周年的纪念之日,由《阿凡达》《终结者》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亲自操刀将这部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以3D形式再度重返我们的视野。
泰坦尼克号此番再度起航,最大的不同就是从当年的2D转制成了3D。如何将此片的3D效果展现得淋漓尽致,除对本身片源的精良制作外,影片的高标准硬件演播环境也更值得我们关注。2012年始,越来越多的影院选择被动立体投影建设方案,ATER带您一同揭秘被动式3D立体融合解决方案:
被动式3D信号投影显示又称为光分法立体重现方式, 利用光学偏振原理,一般要求一组水平的投影机,通过光路叠加作图像融合。即采用两台投影机同步播放图像,将两台投影机前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使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偏振光投射到专用投影幕上,再反射到观众位置,观众通过偏光眼镜每只眼睛只能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像,从而在视觉神经系统产生立体感觉。就如在观看《泰坦尼克号》影片时,被动3D让观众体验到“海水溢出银幕,淹进了影院”的感觉,同时出色的3D使“影片后半段悲怆的基调提升到极致”!
被动式3D信号融合显示系统每个部分图像都由两个投影机完成,因此被动式立体融合系统的投影机是由多组投影构成的,每组投影为上下两台,分别用来输出左右眼数据,以实现立体影像。具体图解如下:

《泰坦尼克号》本次“返航”,让我们重温了历史的经典,他的成功正是搭上了3D技术的快车。在3D日益盛兴的热潮中,ATER愿以自己的技术实力为观众奉献出一场又一场的震撼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