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BT(英国电信)宣布扩展其基于云的视频会议服务的消息,宣称将在广泛的厂商解决方案之间实现充分的全球互操作性。消息一出,云计算在AV行业的应用掀起了新一轮讨论热潮。
作为世界最大的视频会议服务提供商之一,BT率先开发了网络托管的视频会议服务,推出了视频网真交换以及 AT&T 和 TATA 交换对交换视频通信服务,开启了视频会议的云计算应用模式。与此同时,各大厂商也在为涉“云”产品忙得不亦乐乎,思科、宝利通、LifeSize纷纷加入云战之中。
近日,多家厂商关于云计算和虚拟系统的消息频出,一方面,让云计算在AV行业应用获得真正广泛部署有了新的曙光。另一方面,视频会议行业开始走向软件化、虚拟化的新的变化趋势也迅速燃起。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非常便利的、按需求访问网络共享计算机资源配置的一种模式,这些资源的提供和获取无需耗费太多工作。也就是说,用户使用公共云服务无需购买硬件甚至软件,但需要对所享用的服务进行付费,我们拿一些实体设施作比方(如电力、水力等),用户不需要为这些设施的基础建设付费,但却需要支付使用的费用,而且无需有任何顾虑,只要需要随时都可以利用。
云计算分为以下几类:
•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为用户提供最简单的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用户可以在此搭建自己的业务平台,比如亚马逊的AWS(Elastic Compute Cloud)。
•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在云计算平台之上抽象出一些比较简单易用的接口和能力,让用户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快速搭建自己的应用,如Salesforce.com的Force.com,Force.com是Salesforce整体架构的核心,因为它首先整合和控制了底层的物理基础设施,接着给上层的Sales Cloud,Service Cloud,Chatter和基于Force.com的定制应用提供PaaS服务,最后,那些Force.com上层的应用以SaaS形式供用户使用。
•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把应用或者软件作为服务传送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任何网络设备使用这个程序,如Google的Gmail,Gmail邮件服务拥有上百万用户同时在线,这充分显示云计算能力,对Google来说,Gmail上用户所有信息、数据、邮件内容等,都可以存储在这个庞大网络上,而非传统PC的硬盘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任何一台计算机来访问数据。
虚拟化
虚拟化与云计算是不同的概念,硬件虚拟化是指创建一个虚拟机器,能够像真机一样具有操作系统、内存、硬盘和应用程序。在主机硬件上创建虚拟机器的软件称为hypervisor。最初的x86运行单个操作系统和单个应用程序,让大部分机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随着当今CPU性能的提高,主机都能够运行许多虚拟机,有利于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一般来说,现在的虚拟机都兼容所有标准x86计算机,各个运行在主机上的虚拟机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并运行独立的底层物理硬件。
虚拟桌面
虚拟桌面是典型的云计算应用,它能够在云中为用户提供远程的计算机桌面服务。服务提供者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上运行用户所需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然后采用桌面显示协议将操作系统桌面视图以图像的方式传送到用户端设备上。同时,服务器将对用户端的输入进行处理,并随时更新桌面视图的内容。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是当前虚拟桌面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其原理是在服务器侧为每个用户准备其专用的虚拟机并在其中部署用户所需的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然后通过桌面显示协议将完整的虚拟机桌面交付给远程的用户使用。
了解了云计算和虚拟化的关系,让我们透过几个典型的视频会议厂商最近的举动来了解两种技术的市场发展趋势和厂商的应对策略。
云计算与虚拟化
云计算所能够带来的庞大市场增长诱惑力让每一个IT厂商无法抗拒。据计世资讯统计,200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03.5亿元,这其中,软件运营服务(SaaS)市场规模达到354.2亿元,占云计算市场规模的87.8%。保守预计,2010年云计算再度实现约30%的增长,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据惠普公司针对100位IT业界高管所做的调查显示,92%的IT业界高管预测,云计算将在五年内成为企业级IT基础,企业对云计算的渴求可见一斑。无疑,云计算视频会议的未来将会前途无限、大受消费者欢迎,视频会议行业也将借此再次涌现普及热潮。
与之同时,与云计算一同被评为未来两种最热门的技术潮流之一的虚拟化技术也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在视频会议行业走上了应用前方。据悉,2010年中国虚拟化软件与服务市场规模为9.24亿元,2013年可以达到31.79亿元。最近多家国外视频会议厂商宣布产品虚拟化应用让这一趋势显得更加明显。
其实,云计算与虚拟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让许多人觉得含糊不清,虚拟化为云计算提供了很好的底层技术平台,而云计算则是最终产品。如果企业自身实施了虚拟化,那么这些企业会很自然地实施自己的内部云计算。虚拟化等方面的技术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所关心的技术,而最终用户则无需关注这些技术,他们只要挑选好一个信得过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就可以了。曾经有IT评论员这样比喻云计算和虚拟化的关系:如果将云计算和虚拟化等同起来就好比是说,所有的汽车和汽油发动机系统没有区别。因为汽车可能采用汽油发动机系统作为引擎,但同样可以用其它发动机系统取代它。
云计算大势所趋
BT最初于2010年以托管服务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视频会议服务,近日,宣布扩展其基于云的视频会议服务,宣称将在广泛的厂商解决方案之间实现充分的全球互操作性,如今互操作性已成为BT Global Video Exchange服务家族的一项标准功能。这意味着它能整合到常用的视频应用中,例如日常业务会议、B2B电话、内部会议的溢流容量以及大规模多媒体活动。
BT公司的这项产品改进将会显著扩大会议室中可使用的设备的范围,企业现在可在会议中使用标清或高清端点,从网真套件到移动设备、企业桌面设备和网络摄像头,无所不包。该服务支持视频会议行业的主要标准(SIP、H.323和H.320),能让企业在同一个会议中混合使用传统设备及新设备启动和控制会议。BT Conferencing的公共与私人云视频会议服务可为BT Global Video Exchange上连接的广泛平台提供管理化和托管的通信服务。
BT的互操作性服务通过减少差旅需求,帮助客户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作为 Global Video Exchange服务家族的一部分,企业现在可以连接企业内外的不同视频端点技术,从而为他们提供了随时随地与他们希望的任何人员举行会议的优势。
BT作为最早的云计算视频会议服务提供商之一,如今让众多的设备产品中实现了互联互通,通过扩展通信的范围、质量和效率,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减少碳排放、降低差旅费用、实现业务转型,为企业与同事、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协作提供一个真正的备选方案,为云计算视频会议应用的广泛部署开拓了巨大的空间。
虚拟化风生水起
如果说BT是云计算视频会议的模范先锋,Vidyo则是首个将视频会议设备虚拟化的厂商。11月,该公司称推出虚拟化的视频会议系统,使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无限可扩展性和低延迟速率匹配,以加速各种终端设备上使用高质量、通用视频会议的速率。可以通过标准互联网连接实现随时随地个人远程呈现,在部署视频会议服务所需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廉宜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一代软件平台支持最低设备配置,到达接收设备的传输时间不超过250毫秒,无论是移动设备、台式机还是网真系统都在一个虚拟媒体平面上。结合VidyoRouter电源、虚拟机以及Vidyo公司的自适应分层技术,服务供应商和企业能够按需扩展视频会议能力,并提供无差错、高带宽利用率和实时优化互联网上的高质量视频。
传统厂商目前利用多点控制单元(MCU),以便多点媒体处理产生多媒体流,Vidyo公司首个虚拟视频会议基础设施,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可在100多条并行线路上实现高清视频会议。基于硬件的解决方案在可扩展性和多点视频会议上能力有限,并需要昂贵的MCU设备,需预先提供数据中心,而不是按需使用。Vidyo公司虚拟化物理硬件基础设施,企业用户现在可以按需(可伸缩性)、实时地扩展视频会议能力,可使用亚马逊网络服务或VMware(弹性)在任何环境中操作,允许百万计的台式机和移动设备连接到合理价位的音频会议。
Vidyo完全虚拟化的多点视频会议又增加了企业视频会议,作为一种混合的按需服务,可在公共云上扩展。Vidyo的虚拟化产品为企业内部大规模支持视频会议提供实惠的解决方案。这项技术标志着虚拟化视频会议进入一个新时代,抽象化物理设备基础设施实现空前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可支付能力等性能。[page]
传统设备厂商应对有道
据计世资讯2010-2011年视频会议行业报告显示:在中国硬件视频会议产品市场中,宝利通的市场占有率为45.4%。该数字超过市场位列第二至六位厂商的市场份额总和,拥有绝对领先优势。综合近三年的统计数据,宝利通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很显然,传统的硬件设备是宝利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云计算和虚拟化成为了视频会议行业新的发展趋势,这两种改变无疑为传统的设备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11月份宝利通召开的年度投资者会议上不难发现,大家一致认同如今的视频会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视频,而是统一通信,宝利通的合作伙伴也是在这条产业链上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的厂商。面对来势汹汹的云计算热潮,宝利通早已有了自己的策略部署,其视频基础架构产品线由一年前的UC Intelligent Core演变成了RealPresence Platform,并进行云计算运作。
在云计算策略上,宝利通也是打了两手牌,一方面,宝利通在产品线上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产品覆盖端到端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视频、协同办公以及网络等全面化的解决方案,对此,宝利通与微软的联盟、其UCIF(统一通信互操作论坛)、开放式视频通信联盟OVCC等似乎都是对此作出的策略反应,同时,宝利通一直在强调开放、互联互通以及标准通用等。
另一方面,宝利通面临着像Vidyo这类新兴厂商的异军突起的局面,这些公司在高清网络会议方面随时都可能有着新的重大突破。这些公司目前主要都是从事虚拟化或者云服务的厂商,也正是宝利通部署其云策略的重要防线。在近来的策略转移中,我们不难发现,宝利通的第一步目标是将硬件和软件独立开来,其基础设备战略就转移到RealPresence产品上,尽可能向软件转移,并让软件在多个平台上运行。第二步则是将RealPresence作为云服务提供给宝利通的用户,占领云计算市场。最后一步则是将RealPresence整合到社交或网络平台中,真正普惠更多的用户群体。
其实,视频会议需求要有爆发性的突破,必然将个人用户需求方面作为突破口,如笔记本、智能手机等,而不是宝利通目前业务最主要的市场收入来源的会议室产品线。因此,未来的发展很可能将围绕基础设备产品、服务和基于云的模式发展,未来的视频会议客户端可能价格非常低廉甚至免费,正是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宝利通管理层也在准备迎接下一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