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15日,倍受业内瞩目的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工艺系统技术鉴定会在京举行。会议由广电总局科技司组织召开,总局科技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广播科学研究院、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经过严格测评,认真讨论,委员会一致认定: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项目是我国广电领域里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在技术上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资料馆工艺系统的建设采用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在应用系统中首创了基于工作流的三层结构;用于近线存储节目数据的大型数据流机械手磁带库的规模和容量在世界广播电视媒体业界位居第一;在国内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应用软件中首次采用了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制定的《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作为音像资料编目的标准。所有这些均在鉴定报告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认定为“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系统功能齐全、可扩展的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系统。”
早在2003年9月,该项目一期安装调试工作就已如期完成;2004年5月20日,资料馆一期系统全面运行,总体功能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标;10月,该系统所有设备又通过了整体测试和验收,大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资料馆的验收依照了信息产业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作为第三方采用软件行业专业规范的测试流程对资料馆项目做了全面、系统的测试,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经过三个多月紧张而缜密的工作,最终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作为直接用户,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对系统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国家广电总局对该系统核心软件系统的鉴定结论是“填补了国内相关软件的空白,达到国际相似产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