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语音、视频和数据是视频通信的三大主要功能,但在视频通信的过程中,数据交互对信息/会议内容的传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比如:讲解一个文档、通过文本摄像机展示一个胶片等等。
本文从视频通信系统数据交互的现状出发,结合实际应用方式来描述数据交互的发展趋势。
2.现状说明
视频通信目前主要有两大应用方式:
●传统的视频会议:以会议室为主,主要进行不同会议室之间的音频、视频、以及数据交互,一般通过专业的编解码设备来完成,如:华为公司的ViewPoint 903x系列高清终端;
●桌面视频通信:以个人通信为主,主要用于日常的办公交流,一般直接通过在PC上安装对应的软件来完成音频、视频以及数据的交互,不需要额外的编解码设备。
针对上述的两种不同视频通信应用方式,其对应的数据交互方式也各不相同。
对视频会议系统来,其数据传输方式主要包括:
●桌面传送方式:属于视频会议系统早期的数据传输技术,其使用方式是在活动视频流中传输数据内容,一般用于H.263协议;
●双流方式:属于当前的主流使用方式,其基于标准的H.239协议,采用一路独立的码流来传送数据内容,因此在使用和控制上更加灵活。
通过H.239双流方式来实现数据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
●支持桌面/胶片共享:适用于高分辨率、低帧率场景,占用的带宽也相对较少;
●支持活动视频共享:一般适用于高帧率、一般分辨率场景,占用的带宽相对较多。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上述两种方式一般都可以进行动态切换。
对桌面视频通信来说,其数据传输方式主要是采用基于T.120的数据会议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
●桌面和程序共享:可选择共享整个桌面或共享应用程序给其他参会者;
●电子白板:支持交互的白板绘制,方便所有会议成员进行交流;
●文件传输:与会者可以上传和下载,实现会议文件的传输和共享;
●其他辅助功能。如:聊天、投票等辅助功能。
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桌面和程序共享功能。
上述两种主要的数据交互方式“双流模式”和“数据共享模式”的特性比较如下:

当前两种数据交互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各自的使用领域,但由于两者在实现技术上的差异,因此无法实现互联互通,这也是目前随着视频融合通信业务的发展,数据交互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3.发展趋势
3.1整体趋势
在业务上,视频融合通信已成为企业融合通信应用中的一种趋势。如:在召开会议室视频会议的同时,需要加入部分桌面视频终端。因此,也必然要考虑视频融合通信中数据交互的融合处理。
对数据交互的融合实现,主要的实现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统一采用双流模式
在融合通信中,所有终端都支持双流模式,在融合通信时通过能力协商,来选择公共的双流模式来进行通信。
但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数据交互无法兼容老设备;(老的桌面终端需要通过升级软件才能支持)
●对部分本身硬件处理能力较弱的设备,如:PAD等,这可能无法支持双流,存在应用场景上的限制。
(二)统一采用数据共享模式
在融合通信中,所有终端都支持数据共享模式,在融合通信时通过能力协商,来选择公共的数据共享模式来进行通信。
和方式(一)类似,但该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数据交互无法兼容老设备;(老的会议室终端需要通过配置额外的PC才能支持,对E1等专线,则还需要开通IP线路)
●会议室终端的输入不便,实际数据交互操作的易用性不好。
(三)融合方式
在融合通信中,两种业务模式维持各自的数据交互方式,同时引入互通网关,来完成相互之间的互通。
3.2华为公司解决方案
华为公司在数据的交互处理上,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应用场景,提出了“数据交互的综合融合方案”。参见下图:

通过该方案,可有效支持:
●支持融合方式,兼容老设备的数据交互;
●对新设备具有能力,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相互直接接入支持,从而获取最好的用户体验。
4.总结
数据交互是视频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存在不同的实现方案,因此在未来视频融合通信的应用趋势下,数据交互的融合处理尤为重要。
华为公司作为视频通信的主要供应商,对视频融合业务有着深刻的了解,持续致力于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积累,在技术上有着深厚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交互的综合融合方案,有效解决了未来企业视频融合通信的各类主要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