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迎接数码元年 台当局与业者各有职司

2011-12-01


    台当局已经设定明年是台湾数码电视元年。除了5家无线电视台预计于明年7月起关闭已经沿用了逾半世纪的以类比式传送讯号,改以数码方式传送之外,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也要求有线电视台必需于2015年改采数码传播方式达到50%的普及率。如果再加上前此不久,由岛内相关业者组成的云端暨联网电视论坛(CCTF)正式成军,计划打造数码内容云端平台,预示在2015年前岛内的有线电视业者将投入逾200亿元(新台币,下同)推动电视视讯的数码化,带动数码内容、平台设备、用户端设备等商机,估计2014年整体市场将可达到逾千亿元的规模。

    除了台当局主管部门所设定的数码汇流启动期程,以及岛内相关业者以论坛形式推动跨平台数码汇流服务及华人数码汇流合作之外,单单在最近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也就先后举办了两场具指标意义的专业论坛。包括由财团法人公信会等单位所主办的“2011媒体新纪元传播论坛”,以及由台北市报业商业同业公会所主办以“数码汇流下的媒体发展”为主题的“2011两岸六方媒体高峰会议”,显示包括台当局与民间,甚至跨越海峡两岸,如何面对数码汇流、三网合一时代的来临,以及把握、开创更大的商机,业已在相关的产官学界形成一项热门议题。

    不过,值得进一步检视的是,相较于台当局主管部会NCC以高屋建瓴之姿设定台湾推动信息数码化的相关期程,以及CCTF以迎接数码化时代来临,岛内将呈现一股更换数码电视或购置具备数码录放影功能的机上盒之庞大商机预估,在前述的两个专业论坛中,与会的媒体业内人士却不无忧心忡忡的探讨面对不可挡的数码化时代之来临,什么才是既有媒体信息内容提供业者真正可以依循的“赢的策略”。

    客观来看,媒体做为信息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多年来早已形构出成熟的产业运行模式。然而随著科技的不断创新,网络时代的来临,博客、社群网站、微博等新形式的传播平台纷至沓来,此一全媒体时代的出现,的确颠覆传统媒体的产业运行模式。以至近年来不时可见许多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报纸、杂志,因为读者的流失和广告收入的锐减而不得不黯然熄灯。而即使以充当岛内电视数码化领头羊的5家无线电视业者而言,面对NCC要求必需于2012年7月以前完成数码化转轨的期程,在投入庞大资金进行设备更新与人员训练的同时,对于明年电视数码化以后如何增加营收以弥补庞大资金的投入,其实并没有个谱,反而还要担心数码化以后电视频谱压缩,预计释出的更多电视频道,在广告大饼并未增加的情况下,恐将陷入分食者众的经营困境中。

    也许正是基于对整体岛内媒体产业前景的信心不足,综观当前台湾的既有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所谓的传统媒体,在面对网络、行动新兴媒体的强力挑战之际,呈现的乃是所谓传统媒体的转型困境。也就是明明知道数码化时代的来临势不可免,但牵涉设备更新、人员培训以及操作、营运模式的调整,在获利模式(business model)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因而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

    就如同岛内DRAM、面板、LED、太阳光电等产业目前正面临产业调整转型的严竣考验,台“经济部”等相关部会也对这些产业业者的营运前景表达关切,台湾的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同样也正面临必需数码转型的严刻考验。而更为严竣的是,不论是数码汇流或三网合一,岛内的媒体业者不只要面对转型的困境,还要同时面对今后全媒体时代跨海媒体的竞争。

    一般而言,媒体不单只是一项产业,同时更承载一个地区文化传承与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任务使命。而在台湾因为媒体广告投放量近年来呈现迟滞不前的情况下,显示当前的台湾媒体其实正面临因产业支撑度不足而陷入竞争力弱化的困境。这样的困境,无疑值得行政当局的重视,就如同“经济部”伸手关怀面板、DRAM等产业的发展前景,NCC在规范、监控岛内广电制播内容质量的同时,如何营造、提供友善的数码产业发展环境,无疑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政策课题。否则明年所谓的数码元年,迎来的将不是台湾数码媒体产业整体竞争力快速提升的新纪元,而是让台湾媒体产业陷入竞争力弱化恶性循环的轮回中而难以自拔了。

数码 台当局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