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3D眼镜标准的统一计划

2011-11-23 Judy InfoAV China


3D眼镜标准的统一计划

    3D技术这几年发展如火如荼,市场环境也逐渐成熟,但是“内容”和“眼镜”仍然是其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内容方面,尚可通过2D转3D弥补,或期待电影、电视等制作单位继续发力。而眼镜方面,虽然裸眼3D技术已经起步,但很难指望它在短时间内真正让3D摘掉眼镜。而3D眼镜本身还存在种类繁多、兼容性差等令消费者非常头疼的问题,因此,要推动3D应用,3D眼镜标准的统一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3D眼镜的困扰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3D眼镜根据原理一般分为三种,主要都是令两只眼睛接收不同影像,然后大脑将两边的资料合并起来造成立体的效果。

    出现较早的是色差眼镜,一般是一边红色,另一边是蓝色或绿色,或另有其他颜色,利用色纸过滤色光的原理,每一边把红或蓝的偏色过滤掉剩下本眼应该看到的画面,一般的二维显示器或投影机即可支持。

    偏振光眼镜利用偏振原理,两个镜片会过滤掉不适合的光线,令影像能够传送给正确的眼球。偏振光眼镜还分线性偏光眼镜和圆型偏光眼镜,由于其成本低、可损耗,符合经营效益,所以是目前3D影院最普遍采用的模式。

    上述两种方式都是被动式,液晶快门眼镜则是主动式,它是利用液晶片通电断电可透明或黑暗的原理来制作左右可高速切换的眼镜,在其应用环境中需设置无线感应(一般为IR或RF)来控制观众的眼镜切换速率,使之与3D电视机或投影机的切换速率同步。这种系统很复杂,由于眼镜内有电子回路,需要安装电池,因此也造成了造价昂贵,眼镜较重等问题。虽然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更出色的3D体验,但是成本要远高于被动式眼镜。目前大部分的3D电视都使用液晶快门眼镜,平均每副眼镜价格差不多一百美元左右,对于购买昂贵3D电视的消费者来说可谓又增加了一重负担。即便如此,液晶快门眼镜还存在着各个制造商各执一套标准、互不兼容的问题。这使得眼镜问题雪上加霜,甚至会打击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D主动快门眼镜的标准化进程

    在电子产品世界,统一标准、互相兼容无疑对厂商和消费者都大有裨益。特别是像眼镜这种本来就令人厌恶的配件,在很多人看来早就该统一标准了。造价昂贵、设计复杂的主动式快门眼镜率先开启了标准统一之路。

    今年年初,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宣布开始着手推动3D主动式眼镜新标准,并建立了主动眼镜标准同步接口(CEA R4 WG16)工作组。CEA研究和标准副主席指出,目前3D电视对于眼镜互操作性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CEA R4 WG16希望通过统一的标准,改变各家公司采用各自专有IR同步技术的现状,从而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推动3D技术普及。

    与此同时,松下和Xpand 3D也达成了一项有关3D电视眼镜的标准化倡议M-3DI,该标准目前已经得到日立、三菱、优派和精工爱普生等在内的厂商支持,不仅可使用于电视,还可用于电脑和投影机。

    而要真正推动标准化,还需要主导厂商一起行动。好消息是,今年8月,松下与三星、索尼及XPAND四家公司达成协议,将就主动快门式3D显示器眼镜的技术标准化进行合作,该合作计划名为“全高清3D眼镜行动(FULL HD 3D GLASSES INITIATIVE)”。将把能够以全高清画质实现3D显示的技术作为对象,共同管理各公司面向3D主动式眼镜开发的技术授权。四家公司预定在2011年9月开始授权。在3D主动式眼镜中,有的产品在与3D显示器的通信中采用了红外线(IR)系统,也有的采用了基于蓝牙的无线(RF)系统。此次达成的协议涉及IR和RF两个方面:关于基于IR系统的3D主动式眼镜技术,预定授权提供由松下与XPAND共同开发并在2011年3月发布的通信协议,以及三星与索尼各自开发的通信协议;关于基于RF系统的3D主动式眼镜,据悉将以2011年9月开始授权为目标进行开发。

    全高清3D眼镜行动的授权开始后,可支持各公司销售的主动快门式3D电视的“通用眼镜(Universal Glass)”,估计将在2012年投放市场。2011年销售的主动快门式3D电视,也可利用通用眼镜进行收看。

3D 眼镜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