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打造数字告示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

—— ——第三届上海国际数字标牌展-数字告示与大屏幕显示技术推广 应用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1-11-07 吴涛 信息化视听网


    动态显示替换传统纸质广告原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们并不惊奇于这种潮流的更迭,却实实在在地往这种新型播放模式投注了更多的目光。这就是数字告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倚仗,也形成了数字告示能够向更广大范围内拓展的民意。

    身处行业,我们固然对数字告示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了如指掌,也时刻关注着其最新发展动向。而在行业之外,对于信息传递受众而言,他们看到的,仅仅只是播放着形形色色广告和各种信息的大大小小的屏幕在近年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种公共场所冒起。他们大概也能够想到,在这背后,其实有着一套完整的系统——播放器、显示屏、播放内容——等环节。但他们肯定大多都不知道,这种逐步代替纸质灯箱广告牌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播放系统,名称叫做“digital signage”,在国内也有“数字告示”、“数字标牌”等不同称谓。

    可以说,整个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远还未深入人心。今天的议题是“打造数字告示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可能有点好高骛远,但有一些内容还是有谈的必要。本篇将从以下四点进行阐述:

    一、数字告示绝不仅仅是广告营销利器,最终将是社会化信息平台

    可以说,数字告示就是为广告而生的。事实上,尽管目前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交通运输、零售、酒店、医疗、教育培训、会议展示等众多领域,但广告营销功能仍是其扮演的主要角色。

    而数字告示并不仅仅只是广告营销利器,随着应用范围的持续拓展,特别是在一些商业功能弱化的场合,如政府等行政单位,其社会化功用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目前多样性应用在数字告示行业内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并且对数字告示的应用猜想更加丰富,如果仅仅只是广告播放,这就在其概念之外,再一次狭隘了它的内涵。数字告示的应用应该是对整个社会公众性、公开信息流的有效整合。对于数字告示任何一种角色的扮演,最终都是向社会化信息平台靠拢。

    应该说,数字告示在教育培训、医疗、政务等方面大展身手,全面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用,打造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方向趋于明朗。

    二、打造数字告示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的理论基础

    赵汉鼎秘书长曾有言,“数字告示的范围包括了除了家用电视、个人电脑之外几乎所有的商用显示设备,并且随着数字告示向移动通信领域的渗透,个人电脑最终也能包括进来。”

    这个范围大得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但仔细推敲,又确实是这么回事。小者如零售店窄长的电子信息提示牌,大者如公交枢纽或机场巨幅票务显示屏,都在数字告示范围之列。

    数字告示可以整合进来整个社会的东西,通过这一平台将广大的范围联系成一个简单的商圈,通过不仅是一个两个商业区域的联网,而是涉及更多社会生活场所的联网组合,数字告示有望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信息网络。

    如果在这其中加入行政效力的参与和支持,整个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构想便已经呼之欲出了。在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在有关政府部门应用的数字告示系统的良好表现之下,不难窥视出其向更高一级更广范围蔓延的走向。而目前广泛开展的行业化应用,深入社会各个产业链,也为打造社会化信息平台提供了更多的源泉和支持。并且因为源源不断地输入和丰富,这一平台将会比想象中更加庞大。

    三、以社会化信息平台为基调,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行业整合实质上是这一构想实现的必要条件,否则以目前的态势来看,没有形成的可能。

    我们知道,数字告示系统由播放端、显示端、控制管理端、网络平台等部分组成,涵盖硬件、软件和内容等多方面。在这个系统中出现的企业角色也就丰富起来,硬件方面有播放器和显示器厂商、然后是软件开发商、下游还有集成商、项目开发商以及内容提供商。此外、服务器、交换机、接收器、网络连接等硬件设备也不可少。而且对于数字告示系统而言,其构建也非常灵活。如此,造成目前行业内产品混乱,应用模式繁杂,有低成本广告机,也有高端触摸交互应用,有x86系统,也有ARM系统??不同厂商的不同系统之间缺乏兼容性,标准不统一、不开放,使得用户难以更好地在产品、网络、系统和数据等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行业标准统一问题迫在眉睫。

    标准化是一个大概念,包括的范围比较广。也曾就此问题向业内人士进行请教,这在《InfoAV China》6月刊中做过相关论述。也曾在去年就“Digital Signage”的中文称谓这一话题在业内广泛征集意见,目前来看还是不统一。可以说,数字告示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完善,相关的标准自然也将越来越多,越来越细。

    一般认为,标准化十分必要,但在目前还看不到这样一个环境。其一,数字告示作为展示资讯内容的载体,偏于小众,国家或者官方组织介入推动标准化制定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标准必须是通用的,而以目前的产业格局来说,尚未出现强势的领导厂商,或者领导厂商集团,设备的通用性不容乐观;第三,在通用性之外,还需要有厂家发挥的余地,这就是产品的差异化,而在标准化框架之下,小厂商便失去了与大厂商竞争的几乎所有优势,其配合的可能性不大;第四,目前英特尔、微软等巨头也对数字告示市场表示出了一定的兴趣,他们一些比较有前瞻性的概念对标准化推进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一方面数字告示只是这些公司非常小的一个版块,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提供最终产品,导致其对数字告示行业影响力有限。

    一句话,与大多数其他行业标准化进程类似,数字告示行业标准只能是行业老大说了算。因此,只能等到行业发展到一定的成熟度之后,比如达到垄断性竞争、独占性竞争或者是寡众竞争的时候,标准就比较容易出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标准化问题,实质上就是行业整合问题。

    无论是硬件、软件标准,还是运营标准的制定,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等到应用规模庞大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则为时已晚,“打造数字告示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此前,与新汉的林宪明总经理,定谊的汪威宜副总裁等人聊起,他们也都认为,行业洗牌日期不远。或许,这将会是一个契机。

    四、打造数字告示社会化信息平台,关键是强大的执行力

    强大的执行力是实现这一构想的手段。毋庸置疑,这是一个较为庞大的设想,甚至比三网融合还遥遥无期。从可操作性方面来说,三网融合其实早已经具备了实际需求的积累和基础设施的架设等必要条件。而打造数字告示社会化信息平台,目前来说还只是一个方向,也可以说是行业的一个理想。但这又不是一个虚幻的理想,作为新型媒介形态,户外媒体和移动媒体形式越发受到重视,“广告蛋糕”也日益在更宽广范围内被各种媒体形式瓜分。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如果“打造数字告示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这一构想最终得以实现,那么由上至下强大的执行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厂商与政府相关单位或者地方政府的积极互动,既要有政策的引导扶持,也需要有如中国视像协会这样的行业机构的大力游说以及行业厂商强大的产品结构和售后服务支持。

    企业——强大的产品与售后服务支持;

    这一点又要从标准化说起。首先我们说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没有任何一家厂商有单独完成的实力,需要行业内众多的厂商、集成商、工程商共同参与。但这个前提是什么?依然是标准。

    在前面提到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之外,架构和软件规范等应用标准以及运营标准是一大挑战。从系统稳定性和售后维护方面来说,这一硬性标准对于行业内各厂商来说并不难做到。但运营标准这一块,在各级政府要求框架之内,还需要行业内形成统一意见。在提高效率和节约资源、节省开支的长远考虑,这一块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page]

    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行业官方机构,建言与游说;

    从根本上来讲,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这一构想最终能否实现,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必不可少。哪怕是有一天数字告示网络遍布城市农村、大街小巷,没有行政效力的参与,也依然是一盘散沙,算不上是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化信息进程。推行电子政务,改善公共服务,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等议题也是重点内容。在“十二五规划”中谈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这可算作是政策导向,而近年大力促进内需的举动,也给行业提供了大量机会。

    另外,因为行业机构的官方优势,其建言与游说也尤其重要。咱们视像协会大屏幕显示分会赵秘书长也曾就激光光源以及数字告示的应用向有关部门建言,希望在“十二五”中能有这方面的规划。厂商和工程商也希望能有更多一些与地方政府接洽的渠道。作为我们媒体,也特别希望能够成为厂商、集成商、工程商与终端用户之间联接的一道桥梁,能够在项目的接洽与完成过程中提供纽带作用。如果有更多具有官方背景的行业机构能参与进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企业、政府——联动,共同解决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目前,数字告示应用领域可谓越来越广,政府应用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在强化政府内部沟通、增进公共关系以及在与外部接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这一部分作用和需求在以后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激发。但要说打造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上升到如此高度,单单凭借不多的几个政府项目还远远不够。需要行业广泛参与,与政府部门积极互动。在项目进行之前与之后,共同解决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内容——依然是根本。

    谈到内容,并不是在“社会化信息发布平台”完成之后的事情。内容实际上是这一构想得以实现的前提,也是能否得到政府参与与支持的基础。

    因为系统庞大,涉及的地域广阔,播放内容也各不相同,内容规划就成了挑战。关于这一点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

    内容形式如何确定;

    内容播发由谁进行管理;

    信息播发权限与层级划分;

    安全机制??……

    要全面满足受众与信息播发机构、公共信息与商业利益、社会日常生活与政府层级等各方需求,就必须严格要求所播放信息的相关性、可控性、即时性和简单性,对所有显示终端的播出内容和播出时间进行精确的策略化控制。这对播控平台、系统设备、人员调配等各方面的统一化、协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内容是整个系统中真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内容策划是重中之重。

    小结

    对于亿万受众而言,一个精彩纷呈且贴近生活需要的社会化信息平台,一个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的汇聚资讯、游戏、音乐、影视等生活方方面面的视听网络是充满诱惑的。上升到这一层面的数字告示网络体系能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如果在这之外,还能对于政府政令上通下达,对于民众对政务与日俱增的关注度需求进行更好地满足。这个网络就成功了。

    数字告示的未来在于通过深入地切入社会信息流通这个主题,结合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以及社会和经济的运营原理,将每一个客户需求,每一个层级权限全部精致化,做成一个全面超越传统媒体的独特的细分产业。融入整个社会生活而不可分割的信息化平台是数字告示应用最高的极致。而打造社会化信息平台,也将是数字告示从业企业最高的追求,也是最终的责任!在我想,这个构想其实并不遥远。

数字告示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