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着3D再次卷土重来的热潮,这次热潮的起点来自于2010年初的放映的3D大片《阿凡达》。应用现代科技巨资打造的逼真、立体、身临其境般的3D影像画面,让观众们感受到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一时间,3D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3D产业链也为之启动。目前各国各级机构各大厂商都对3D寄予厚望,3D影视、3D游戏机、3D投影机、3D摄像机、3D电视、3D蓝光播放器、3D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层出不穷。由此,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欣赏3D,享受3D,然而在此过程中,有不少观众表示在看完3D影片或玩3D游戏时出现了头晕、头痛、方向障碍、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这让人们对观看3D是否有害身体健康产生了担心。在当今健康第一的理念驱动下,如果3D被证明确实危害到了身心健康,那后果是不言而喻的,3D热潮将再次冷却,企业希望借助3D技术来打造全新高附加值产业的梦想也将破碎。那么3D到底是否会损害健康,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人们的不适呢?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将损害减轻呢?让我们一起探究竟。
人体与3D作对
3D在眼中成像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当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同时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左右两面的印象合起来,就得到立体感。事实上,我们在观看周围的事物时都是立体的,比如人物、山水、建筑物等,但并不会让我们的眼睛产生不适。这是因为人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综合获得外界环境的信息。经过长期的进化,人类的各种感觉器官是高度协调合作的。比如在内耳中有个叫“前庭器”的器官,它负责感受身体的平衡,如人体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在眼睛里也有专门的视神经来感受运动。这些运动感受器官都是非常敏感的,它们将感受到的运动信息传送到神经中枢,由神经中枢控制人体进行适当的反应,来应对运动对人体造成的影响。而3D影像让我们感觉距离影片里的东西很近,画面十分逼真的3D,更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D画面视角的切换频繁,使人眼向大脑传达出“自己真的在动”这一讯息,然而大脑却没收到肌肉运动的信号。于是头脑就会发生“知觉错误”矛盾,加上耳前庭器的平衡感被打乱,当感受到的运动幅度或频率超过某适当的值时,神经中枢就会使人产生不适的感觉,比如头晕、恶心,以达到阻止当前运动继续的目的进行自我保护。由此来看,看3D时产生的头晕、恶心等不适与晕车、晕船、晕机的原理差不多,只是有的人格外敏感,有的人则不太敏感;当然这也与3D的逼真程度有关,如果不那么逼真,神经中枢就会自动鉴别出运动的虚假性,并抑制视觉传来的使人不适的神经冲动。
除此之外,观众之所以觉得头晕,还可能因为3D电影除了大量实焦画面外,还有元素丰富的虚焦布景画面,像远景虚焦的树叶就是众多元素里的一部分。观看3D电影时,观众必须舍弃虚焦画面里的这些元素。因为这些元素会让眼球重新聚焦,且屡屡聚焦失败,随着画面不断变化,眼睛的聚焦不断变化,会造成眼睛高度疲劳,就容易产生晕眩。比起2D影像,3D给人的感官刺激要强劲得多。专家认为,越是声光效果强烈的画面,对眼睛刺激越大,也更容易疲劳,长期经常地看有可能引发眼底视网膜损害,但适量观看3D电影,并注意休息,不会引发眼部病变。其实,电视看久了,电脑游戏打长了,也会出现类似的不适反应。


3D择人看
3D让很多人大呼过瘾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人感觉非常不适,曾经不只一次新闻报道,有观众观看3D电影后引发急性青光眼、甚至中风等严重后果,这注定了3D并非任何人都适宜观看。
有医生表示,情绪、环境往往是青光眼的诱发因素。3D电影的幻觉效果与平时人们双眼看到的视觉效果并不完全相同,要适应这种变化,需要投入更多脑力。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人的瞳孔会放大,这会导致某些眼睛不好、眼睛房角发育异常或比较狭窄的人突然眼压升高,从而诱发急性青光眼。因此眼睛前房浅、房角窄、眼压较高的人,有严重干眼症患者,红眼病等传染性眼病患者,都不宜观看3D,这会加重眼症,并可能通过3D眼镜造成交叉感染。同时医生还提醒,激烈变换的3D电影有可能致血压飙升,引发中风、突发疾病等严重后果,因此患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高危人士都不宜观赏。
事实上不仅医生如是说,就连3D厂商也对消费者提出了忠告。夏普公司的《3D视听的相关注意事项》明确指出:有光过敏病史、心脏疾患、身体不适、睡眠不足、处于疲劳或酒后状态的人,请勿观看3D影像,否则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夏普公司还特别强调:3D影像的观看年龄为6岁以上,儿童的眼睛仍处于发育成长阶段,请避免幼儿或中小学生长时间观看3D影像。否则可能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三星公司特别对孕妇、老人、儿童以及重症病人发出警告,要求他们在观看3D电视时小心受到伤害,任天堂、索尼、东芝等厂商也先后表示,3D视频或3D游戏可能对儿童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这里注意到各厂商都特别提到了3D对儿童可能产生不利。为此专家表示,这是由于3D立体图像的视觉效果相当逼真,对于人眼的“聚焦”效果很强,需要更多的调动眼部肌肉并调节瞳孔才能更好的感受到震撼的效果。而儿童的眼睛屈光状态与成年人有所不同,眼部机能和肌肉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用眼的调节更多,疲劳感会更强,所以更容易出现视疲劳,造成头疼眼部肿胀等不适,重者甚至会形成严重的眼部疾患,所以儿童不宜多看。对于6岁以下的小孩更应禁止观看,因为他们的立体视觉尚未发育好,不适合“双眼分视”的刺激。

健康观看3D小贴士
以上我们分析了观看3D产生不适的成因、指出了不适宜观看的人群,其实3D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方式,绝大多数人完全可以放心地享受3D带来的愉悦和震撼,以下给大家总结了几条健康观看3D小贴士以作参考:
1、距离不宜太近。3D画面比平常更耗眼力,这样会导致眼压升高,因此尽可能距离屏幕远一些。看3D电影时,座位离屏幕15—20米最好;看3D电视,大于3倍屏幕高度的观看距离为宜。
2、舒适的观看姿势。长时间俯视或仰视观看3D电视易压迫神经、引起眼充血,正常的坐姿观看易于保护眼睛、减轻疲劳感。
3、看焦点。3D影像层次分明,跟着画面的焦点走,不要看虚掉的景,那感觉就像一根手指对着你的眉心。
4、看3D时,每隔一段时间就闭一闭眼,让眼睛放松一下,如产生头晕、流眼泪等不适感,应立即休息10-15分钟。
5、近视、远视、散光的人,一定要戴矫正眼镜观看,双眼度数相差大于250度的人,最好戴隐形眼镜。
6、选择3D设备较好的影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