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古城西安迎来了广电盛会ICTC,这也是ICTC十九届以来首次在杭州以外的城市举办。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清电视的发展,在ICTC 2011期间举办了“促进西部高清发展论坛”,这也是在ICTC上首次为电视台用户举办论坛。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名誉会长章之俭致开幕辞,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广播电视中心部主任刘松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广播电视中心部副主任陈善移主持了为期两天的论坛,论坛邀请到电视台、设备商、传媒大学、科研院所,还有日本高清专家,他们介绍高清制作播出经验,高清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

五大电视台共话高清成功经验
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郑州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高清专家都带来了台里最新的高清业务信息与西部同行分享。中央电视台王珮女士在《高清时代媒体新发展》中提到了CCTV将在2012年全面启用新址系统,将实现“采编审存播”全流程“高清化、网络化、文件化”设计目标,新址技术系统将采用全新的科学管理模式。上海广播电视台范金慧女士在《电视台高清电视节目生产工艺》中透露一个信息,全球高清电视机数量将从2011年的 2.909亿台猛增到2016年的6.665亿台,也就是说5年之间,高清电视的渗透率将迅速从23%上升到48%,经过长时间的市场培育,高清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全球高清化大势所趋。湖南广播电视台科技管理部主任周建威在《湖南广播电视台高清电视发展思路》中谈到今年11月湖南台已经完成5个高标清同播的播出平台改造,到2012年上半年,湖南经济频道将实现高清播出;到2015年,根据频道内容特色有先择性地投入建设3-5个高清频道。郑州电视台副台长徐亚楠在《高清系统建设中的思考》中介绍郑州台率先在城市台中实现高标清全台网,演播室互联互通,并实现全台无带化高清制作播出,他提倡有资源共享的新闻在网上制作、提出低码率高清降低带宽等实用理念,让“差钱”问题变成“不差钱”。北京电视台转播科专家叶志云在《高清转播车设计与应用》中介绍了由索尼负责系统集成的亚洲第一辆3D高清车,并就高清车上电缆、配电、空调、灯光、监看、音频系统等高清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五大厂商共论高清解决方案
中科大洋产品推广部郑明昊在《高清网络化制播系统建设》中用几部生动的加拿大获奖纪录片片段阐述了大洋“水晶”合成系统中聚焦、前景虚化、手写机、三维粒子、抠像、降噪、模拟自然气候等多种奇妙功能,还介绍了“音工厂”音频系统和“3D MAP”地图动画制作案例。新奥特非编与数字媒体解决方案事业部副总监舒文琦在《高清全媒体内容集成运营平台规划设计与实践》中通过多个新媒体案例阐述了高清全媒体内容集成运营平台相关实践,用户包括广电网络运营商,手机电视、地铁电视、移动电视等运营商和节目交易运营商等。中仪英斯泰克总经理宛延在《超高速高清摄像机及在线包装的赛事应用》中强调这两年超高速摄像应用快速增长,并播放了由中仪代理的Sprintcam超高速摄像机在上海田径赛、上海世泳赛、深圳大运会、武汉亚洲男篮赛、北京铁人三项、内蒙古马术赛中拍摄的精彩的慢动作回放镜头。华创科技技术总监韩春在《为发展中国西部高清做贡献》中为西部电视台带来高性能的存储介质易盘卡解决方案,包括它的轻便、高速、抗冲击、抗振动等优点,明年1G的易盘卡就会与用户见面。到目前为止,华创共推出3款易盘卡摄录机,并自主研发了硬件编解码平台。松下中国广播电视营销总公司技术总监孙奉明在《P2HD 技术在高清制作网中的应用》中说随着IT的发展,64GP2卡即将到来,速度将达到1.2G,松下提供的ENG单机产品与演播室转播车系统相结合的双重解决方案为电视台构建高性价比的完整的高清解决方案。

四大高清专家共述最新技术
论坛特别邀请到日本国际放送技术评论家阪本德男在《日本高清电视及广播新技术》中介绍了日本高清和3D频道的节目制作和播出情况,以及NHK为高清和3D业务作出的努力。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史萍女士在《高清电视节目台标的识别系统》中分析了各省卫视频道的台标类型和特点,以及研究状况,还有台标识别对媒体资产管理和广播电视监测的作用重要性。广电总局广科院电视所副所长郭晓强在《高清3D技术》中就3D频道、3D规范、3D健康、3D评价、3D编解码、3D机顶盒模式等大家关注的3D话题做了详解。广电总局规划院电视所所长邓向东在《高清全系统全链路测试》中阐述高清测试全局观,全高清的全系统、全链路、全层次、全阶段测试过程,包括拍摄采集、编辑制作、解码显示,高清制播网络,传输等测试环节。
论坛最精彩的,要属19日下午的圆桌互动论坛,由业内知名的迟泽准先生主持,他依然灰趣幽默,活跃着现场的气氛。大家积极发言,纷纷提问,不仅有业内专家,还有来自陕西省台、西安市台的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发言。来宾们就3D的制作和3D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来自日本、香港的专家介绍了日本、香港的高清和3D业务。大家认为,应该多实践、多积累3D制作经验,从高清到3D一定比从标清到高清的道路还要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