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完善产品和服务 迎接显示墙大时代

—— ——访Jupiter运营副总裁Chuck Kelley及中国区总经理张国民

2011-09-08 屈竹杰 信息化视听网


    还记得三年前,Jupiter中国区总经理张国民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谈到最多的还是用户教育的问题,彼时显示墙市场正在兴起,很多方面都未发展成熟,大部分用户只是注重后端屏幕的外观、亮度,而对于屏幕的大脑——控制器不甚了解,重视不足,常常导致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过低。时至今日,这种状况已经开始改观,而整个显示墙市场也正如张总当年所预计的:发展迅猛,风光无限。技术方面,DLP、液晶、等离子等多种拼接方式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应用方面,公共安全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能源、交通、通讯系统依然是巨大的市场,数字告示、教育等新兴应用也正在迅速崛起。在良性发展的行业环境里,在奥运、世博等大型活动的浸染下,用户和集成商的成熟度也已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专注显示墙控制技术30多年的Jupiter来说,正通过完善产品线和服务,准备迎接这个可以大展拳脚的显示墙大时代。

完善产品和服务 迎接显示墙大时代
 

    更完整的产品线

    针对今天显示墙市场多格局、多应用的特点与需求,Jupiter展示了比以往更完整的产品线,能够为代理商提供一站式的采购解决方案。张总向我们介绍道,“Jupiter提供的解决方案,已经覆盖了显示墙信号处理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控制解决方案,包含了从低端到高端、满足不同应用要求的控制器;二是融合解决方案,开启了使用投影机的多样化应用;三是高清转换解决方案,涵盖标清转高清、制式转换、2D转3D等多种功能。”

    继经典的Fusion系列之后,Jupiter在显示墙控制器领域又有多项创举。投入5年多时间倾力打造的革命性产品PixelNet系列已于2008年投入市场,PixelNet系统由输入节点、输出节点、PixelNet交换机和控制端组成,所有设备通过标准的CAT5e/6类线连接,它打破了传统处理器采用单台整机的设计思路,具有小巧灵活、易于扩展、传输距离长且成本低廉等特点,同时智能化令构建、扩展、重组PixelNet网络更轻松。

    2010年,Jupiter又在Fusion系列的基础上,推出了具有前瞻性技术特点的Fusion Catalyst系列。该系列产品采用第二代PCI Express技术,可提供高达192Gbit/s的总线带宽,支持分辨率高达2,560×1,600的双链DVI输入与输出,能满足任何规模显示墙应用需求。目前,Fusion Catalyst系列已经有1100和4000两种型号面市,分别针对中小型和中大型的项目,而即将推出的8000型号产品将面向更高端的应用,能够支持几百块显示屏的拼接控制。

    针对中国市场特有的应用需求,Jupiter还推出了一款纯硬件的显示墙控制器Control500,配备了高速的通用插槽和Switch Fabric交换架构,能够在每个输出通道同时打开最多8个窗口,支持从640×480到1,920×1,200的分辨率,由于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还能够实现开机即用。其高性价比、低维护率的特点,满足了低端用户预算要求和高性价比的匹配。

    除了对拼接显示墙的控制外,Jupiter还将控制扩展到了投影机。新近推出的Warp/Blend节点是PixelNet架构下的一个选项,它具有与PixelNet节点相同的外观与小巧尺寸,能够在一套PixelNet系统中同时支持边缘融合与非边缘融合显示墙。张总以广东移动指挥中心应用为例,向我们描述了这一产品的优势,“在该中心有一个10×8的显示墙,同时还有四个会议室,通过使用PixelNet融合控制系统,就可以在控制中心和会议室之间分享所有信号,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另外系统的传输功能,能够对数字矩阵、光端机、长距离收发器等设备进行替代,从而大规模降低控制的成本,减少故障点。相对于传统的PC架构,网络架构更加灵活,可以随时增加投影机和信号源;而使用热插拔的系统,在任何一个输出通道或输出通道出现问题时,都不会影响整体运行。”

    目前,3D虽然并未完全成熟,但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的市场。由于3D前期片源制作成本高昂,而且无法传承历史,因此要推动3D应用,2D转3D将是一条必经之路。Jupiter旗下Teranex的标志性产品VC100家族将担负起这一使命。据Jupiter运营副总裁Chuck Kelley介绍,VC100能够处理超过250种格式与帧率转换,其通用的帧同步与转换器能够将任意的视频源编解码或模拟3D信号,而且它的处理器能够与时俱进随3D规格的演变而轻松升级。未来它将能够帮助电视台、制片公司、公共显示、作战指挥中心、企业宣传等模拟一个3D环境。

    离用户更近

    显示墙市场不断成熟,用户对解决方案的需求明显增强。张总表示:“随着平板拼接、3D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控制室以及融合应用变得越来越普及,同时用户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已经明白后端屏幕与控制器之间的关系——只有作为大脑的控制器才能收集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完美显示。因此用户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看重后端的屏幕,而是更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案。代理商、集成商的认知同样也在提高,随着他们实施项目的增多,其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激烈竞争的背景之下,他们必须向用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显示端竞争已经白热化,一味的价格竞争只会损害行业发展,只有提高方案解决能力,才能增强竞争力,为用户带来所期望的实际应用价值。”

完善产品和服务 迎接显示墙大时代完善产品和服务 迎接显示墙大时代

 

    用户端和集成商的认知在不断提高看,他们已经知道如何辨别和选择产品。因此,厂商也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以成本更低、故障更少、效率更高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高要求。其中,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就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Jupiter正在努力的方向。张总介绍道:“为了实现用户系统和Jupiter信号管理的有效融合,就需要我们和代理商、用户三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做出来的方案对用户来说价值更大,运行更顺畅,这就是所谓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这样的解决方案不仅对某个用户有意义,同时对于同属这个子行业的其他用户也都有意义。这将为用户带来极大便利,更人性化、更能满足客户现实的需求,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单纯卖产品给用户,只实现简单应用。未来,Jupiter将在北京增加客户化的服务平台,在研发设计方面,会专门针对如公共安全管理系统等特殊垂直行业应用,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中国显示墙市场的繁荣,也让Jupiter更加重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张总表示:“就融合来讲,中国目前是需求最大的市场,我们会根据中国市场的变化和需要,不断的推出符合中国市场应用特点的高性价比产品,目前已经推出的Control500就是一个例证。另外还我们将扩大在中国的生产制造规模,通过更低的生产物流成本,让中国用户受惠。”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保障亦不可忽视。为了保证服务水平,Jupiter在人员布局上也会有更多的投入,通过增加相应的销售和技术人员,在中国七个大区完善技术支持,包括在售前方案解决上为客户提供支持,售后提供相应及时的响应。目前Jupiter在北京、沈阳、西安、武汉等地的人员已经初步到位,其余地区将逐步在完善,最终会形成一个全国性的、针对地方用户的支持和服务解决方案网络。“这样做,不仅可以方便不同地区用户、代理商更方便地寻求支持和服务,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离用户更近,更好地倾听用户的声音,以便我们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善,真正做到用户优先。”张总补充道。

    在采访中,Chuck Kelley也一再强调了中国市场对于Jupiter重要性,而面对显示墙繁荣所带来的机遇,Jupiter及其合作伙伴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完善 产品 和服务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