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异地录音室的系统构建

2004-09-28 俞文英 徐芳 高弼祺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依马狮网


    随着我台编播改革的深入,我台建立了以地方方言闽南话为主的播出频道——闽南话频道。闽南话频道的直播机房设在福州,但福州地方方言与闽南话方言有很大的区别,而闽南话方言区的新闻资源在对台宣传中有特殊的作用。闽南话分布区域在福建省南部的厦门一带。因异地制作访谈节目缺少场所,使得许多好的方言节目被迫放弃,一些方言采访及新闻得不到及时播出,影响了我台闽南话频道的正常运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台在厦门建立了“厦门节目录制室”。 
    该录制室的重点是为闽南话频道提供方言新闻及有关专题节目的采录制作,同时兼顾电台其他几个频道的供稿工作,并将制作好的采访录音及稿件通过因特网远程传输至福州录制间。技术系统要求具有能够实地制作高质量广播节目,能够快速地将节目传送到总台播控中心,传输网络要求安全可靠,不能给现有播控中心节目制作播出网络带来安全隐患。
   

异地录音室的系统构建
要制作高质量的广播节目应具有声学环境符合要求的演播室。我们根据本台现有的条件在厦门选定了一间旧广播室进行声学改造。原广播室面积约20多平方米,墙体厚约80公分且有套墙,具备了基本的隔声条件,但由于年久失修隔音门、窗破损严重,且一些隔振措施欠缺,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处理:墙面及吊顶用轻钢龙骨固定,内填150厚20容重的隔音棉,在每一个连接处加隔振橡胶垫,地面用浮筑结构,用长宽15×15cm,厚5cm的橡胶垫若干铺在最底层,进行隔振处理。隔声门采用复合夹板3层,形成两个空腔,并在两空腔内置100厚20容重的吸音棉2层,门缝用密封磁条使隔声门与门框紧密接触,此门既轻巧又满足隔音要求。隔音窗的处理与常规相同使用三层玻璃,在尺寸上加宽,使视觉尽可能开阔,减少压抑感,给编播人员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声学改造中,在满足声学条件下我们打破传统做法引入美学理念,根据该录音间的使用目的进行了整体设计。从背景造型、房间整体色调、灯光、工作台造型都认真予以考虑。选用质感好的透声织布做墙面的饰布,该材料既满足吸音要求又美观,且色彩丰富可供选择余地大,我们选择了浅兰色的透声织布作为房间的主色,配以同色系饰布做点缀,达到满意效果。
    我们为厦门录制室配置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设备:TASCAM DM-24数字调音台、音频录制工作站、TASCAM CD卡座一体机、TASCAM  MD机、BENQ刻录机、GENELEC 1029A 监听音箱、ATW ATM-61H动圈话筒、电话耦合器、耳机分配器、DVD等。
    TASCAM DM-24在同等产品中具有强大的音质处理功能,主要特点:32声道/8总线/6辅助数字调音台;17个100mm长行程的电动触感推子,可控制声道、总线和辅助三个部分的电平;16个模拟输入,每个均提供带供电的高品质话筒口,以及平衡的线路输入口;具有全独立的自动混音系统;提供多种功能接口,扩展性强;具有完备的控制室及录音室控制功能;功能库可以保存混音、经常使用的EQ、效果、动态处理器等各种设置的快照信息;用户图形界面使操作更方便灵活。 
    音频录制工作站采用的音频制作软件是由杭州联汇公司新开发的“audiocutpro录制系统”。该录制工作站可以完成音频资料的灌入、语言录音、非编、音量处理、试听以及音频资料的复制、删除、压扩等功能。该软件主要特点:虚拟轨可开到8~16个立体声音轨,方便复杂文艺节目的制作;同时具备静音、单放、数字均衡等多种数字效果;具有立即插入录音、覆盖录音、替换录音等多种录音方式;在编辑放音过程中,可以在特殊点打标志,以最快的速度找出修改点和录入点;具有多级UNDO、REDO功能;可从数据库中直接调取各种音源素材,进行节目制作;具有时间轴不变调压扩等功能;在节目录音时,可以打开文稿提示窗,调看所要播出的新闻文稿内容,相当于新闻提词器;在进行节目剪辑时,可以直观的拖动音量线的方式对音量进行调整;可以方便地拖动波形,改变声音的相对位置;可任意改变窗口和声音的波形比例大小,便于精确剪辑;自动存储功能;根据回传需要接入2M口的宽带,在音频工作站电脑上加装网卡实现上网回传节目,接入电话线实现电话连线采访,也可实现直播功能,若需要直播只须接上数字音频电话回传系统即可实现异地直播。
    我们总台现有用于播出的音频工作站系统是一个与外网完全隔离的内部局域网,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我们并没有把与因特网相连的厦门录制室的工作站纳入到该局域网系统内,而是使用一台独立的PC机通过因特网与厦门录制室的工作站相连,再将独立的PC机通过一录制调音台与音频工作站系统中的录制工作站相连,通过这种方式对两个系统进行物理隔离,确保不会带来安全隐患。
    在厦门录制室,音频资料经过软件制作处理后由系统自动生成.s48格式文件保存。这种格式文件经过MP2压缩但有CD的音质,符合播出的要求,而且占用系统的空间较小,只有 .wav文件的近十分之一,大大节省了磁盘空间。再将生成的. s48文件通过因特网以文件拷贝的形式拷贝到福州录制间独立的PC机上即可。考虑传输文件速率的问题,我们申请了一个2M口的带宽用来提高传输速率,这样1小时的音频文件,约60M,传输时间只要几分钟甚至更短。再将已传到福州录制间的独立PC机上的.s48文件用专业声卡(VX222卡)通过录制调音台以1:1的时间录制到音频工作站系统中。这时生成的音频文件就保存在音频工作站系统中,并可直接用于播出。

TASCAM DM-24数字调音台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