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哈曼设备成功应用于上海文化广场

2011-06-23


    上海文化广场建设于20世纪60年代,是上海最早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是举行大型群众集会和举办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文化广场受到建筑空间和系统技术的限制,已不能很好满足上述的使用需求,上海市政府于2005年决定重建这一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化建筑设施项目。在保留原来露天演出剧场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座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地下音乐剧场,以音乐剧表演为主,兼顾综合文艺演出和会议功能。 总部设在香港的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简称ACE)的团队在剧院方面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施工经验,其已承接和完成的典型剧院工程有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施工经验,ACE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承包了文化广场音乐剧院舞台灯光、音响、视频及内通等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调试,并成立了一个专业团队服务于该项目。团队负责人为香港安恒利副总裁Ben先生,执行总负责是香港安恒利副总裁项珏先生,音响灯光专业负责人分别是安恒利上海分公司的潘桂华女士和庞晓龙先生。该工程现已建设完毕,将于2011年7月1日盛大开幕。

哈曼设备成功应用于上海文化广场

     音乐剧院有三层观众席,可容纳2000人,内置一个18米宽、12米台高的标准镜框式舞台。音响系统的主要设备均为美国HARMAN集团产品,特别是扬声器,业主觉得使用JBL品牌就是声音质量的保证。

     主扬声器系统采用左中右三声道布局,中央声道固定安装,左右声道安装位可随舞台布局的变动而调整,籍以提高现代剧院扬声器系统对舞台空间多变的适应性。为了追求更好的声音质量且减少对剧院装修效果的影响,主扩扬声器采用明挂的安装方式。中央声道由9只中高频和低频分体的JBL AE水平阵列扬声器(4 X AM6200+2 X AM4200+3 X AL6115)组成,分别覆盖远场、中场和近场观众席。中央声道应用中高频和低频分体的结构设计,大大缩小扬声器组的体积,避免明挂方式下对挑台观众席造成的视线干扰;左右声道分别由12只JBL VT4888DPAN+4只JBL VT4882DPAN有源线阵列组成,吊挂在舞台前沿的左右两侧。在提供高声压、大动态、更好均匀度的同时,又为流动使用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安装拆卸手段。JBL AE水平阵列扬声器和JBL VT线阵列扬声器的组合使用,大大丰富了扬声器系统的音色表现力,提高了音乐剧院的多功能适应性。超低声道由与中央声道同属JBL AM系列的4只内置双18寸单元的ASB6128构成。

     现代演出中观众席效果扬声器系统是不可缺少的,在音乐剧院观众席内设计了1套支持11.1声道重放的效果扬声器系统,由20只JBL CONTROL29AV、19只CONTROL300系列和10只SRX700系列的扬声器组成。其它的辅助扬声器还有挑台和台唇补声扬声器、降低声像扬声器、舞台扩声扬声器和舞台返送扬声器等。

     驱动上述扬声器共使用44台内置DSP处理的CROWN功放。每一扬声器的音色处理由内置于功放的DSP完成,扬声器系统总体音色的均衡处理由5台BSS BLU800构成的主备处理结构完成。“集散式”的音频处理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系统音频处理这一环节的安全可靠性。

     系统控制使用1台STUDER VISTA8数字调音台和1台SOUNDCRAFT MH3模拟调音台。这2个调音台既能独立工作,又能互为备份,满足了业主提出的既要适用于不同技术层面的调音师又要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使用需求。另有1台SOUNDCRAFT Vi4数字调音台流动使用于现场调音位和返送调音位。

     音乐剧院内使用的扬声器和功放设备的数量多,且分布在舞台技术用房、功放房和音控室三个不同的空间,这给系统的维护、管理和实时干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ACE公司充分利用Harman集团产品的优势,在剧院内建立了1套基于TCP/IP协议的HiQnet监控网络,实现在一个软件平台上集中监控分散在多个空间的BSS数字音频处理器、CROWN功放和JBL扬声器的工作状态,而不像其它品牌需多个软件平台才能完成上述功能设备的监控,为业主提供了一套真正实时高效的远程管理系统。

     另外,ACE公司为音乐剧院内敷设了1套符合AES10标准的数字光纤传输网络和1套模拟信号传输网络,把剧院的音控室、舞台技术用房、功放房、现场调音位、返送调音位以及电视转播车位连接在一起,实现信号共享。同时,外来演出团体通过上述网络的任一节点都可把自带设备接入到系统中,从而在满足音乐剧院自营需求的基础上,又能适应日常经营中面临外来演出团体要求自带演出设备的使用需求。

哈曼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