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加速3D电视普及
2011-01-05
本刊编辑部 Strategy Analytics
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VHS和Betamax录像带格式大战吗?当一种新消费包装媒体格式的普及处于紧要关头时,格式的推出并不总是顺利。
蓝光碟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它于2006年与HD DVD格式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最终于2008年获胜,而HD DVD以失败告终。
现在,仅仅在2010年消费电子展推出3D蓝光一年后,它率先使3D进入家庭。
当前零售店约有30部3D影片,而主要的消费电子厂商(索尼、Panasonic、LG、三星、东芝和Vizio等)已生产播放器。
全行业的共识是推出3D格式成功的关键。去年春季,蓝光碟协会(BDA)组成一个3D工作组开发3D规范——所有厂商使用的3D格式蓝图,仅仅用了8个月,此规范就得以赞同和完成。
自从推出以来,2D蓝光也受到提供影片下载和流媒体的基于因特网服务的挑战,对是否需要一种新包装媒体格式或它能否在当前的联网世界中生存持有疑问的人数众多。其他人则相信3D可能成为蓝光格式起决定性作用的特征。
随着新年开始,利益相关者正在集中精力于消费者的认知,以及3D播放器和电视机的渗透及可获得内容的数量。
电影制片厂也在考虑库存影片的2D转3D,认为这是增收的机会。随着转换技术不断提高和成本下降,把更多的影片转为3D的兴趣将更大。
但这需要时间,因为技术还不成熟。
格式推出的另一个主要要求是3D影片的选择更广,而许多人士则称这依赖于市场上有更多的3D播放器和显示器——使制片厂更商业可行地发行更多的内容。一旦有3D电视机和播放器的家庭数量众多,则制片厂准备好、愿意和能够用3D内容支持家庭观众。
在初期还难以估计3D播放器和3D电视机的市场渗透率。2010年感恩节假期,美国购买家电的消费者中,只有5%买了3D电视机,12%买了蓝光播放器(不一定是3D)。
就3D蓝光而论,好莱坞的技术界仍在努力工作。
2010年,3D制作工作流程、3D字幕系统、创作系统及有关工艺必须得到开发以便填充内容流水线。
第二年,消费者可能开始看到更先进的3D菜单设计。
特艺(Technicolor)已经开发出蓝光3D Java互动工具和3D菜单服务。目前的菜单是初步的菜单,菜单和它后面的图像之间有深度,但对菜单本身则无。第二年中新互动水平不仅来自更先进的互动体验,而且来自一种3D互动体验。
随着行业前进,还要求供应链协同,比如从创作到质量控制。
3D电视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