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3D”电视节目摄制原理与南非世界杯“3D”直播

2010-11-22 刘翎 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 依马狮广电网



  2010初,3D电影《阿凡达》各国热映,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狂热的“3D”热潮席卷全球。之后不仅3D电影蜂拥而至,1月31日,英国天空体育频道在英超比赛中也首次使用了3D技术对比赛进行电视直播。而2010年南非世界杯更是有25场比赛进行了3D直播,国际足联宣称:这是世界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转播革命。看着心爱的球星眼花缭乱地盘带、过人、传球、射门,如此贴近的接触,观众从足球比赛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生动和激情。

  所谓“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形。由于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3D技术”简单的说就是虚拟三维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达到视觉、听觉等方面立体效果的一种技术,从图像学的角度来看三维不再是平面,而改为立体的。 

  本文将从3D电视节目制作的原理,南非世界杯的3D直播技术,3D电视在我国的收视现状及3D电视的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对3D立体电视技术进行详尽的介绍。

  一. 3D立体电影制作原理

  3D立体电影的制作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形成左像右像双影。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处,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二. 3D电影制作与3D电视节目制作的差别

  3D电视节目制作与3D电影制作的基本原理类似,但实现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别。3D电影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后期制作,3D专题片等节目制作流程与3D电影相似,但以体育等直播节目为代表的3D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与3D电影完全不同。首先电视直播没有后期制作流程,拍摄时没有时间校正3D支架;其次电影拍摄时主要使用定焦镜头,电视体育直播大量使用大倍率变焦镜头;再者,由于家庭电视显示屏幕小于影院银幕,电视3D画面的立体深度(视差)与电影不同;此外,3D电视直播还需要解决双机信号的传输、摄像机控制、Tally、通话、监控等问题及3D影像的实时处理、切换、显示、记录,3D字幕的处理

  三. 3D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原理

  1.基本原理

  3D立体电视同样也是利用双眼视觉差别实现三维立体视频制作,主要是通过正负视差的效果,产生一个三维立体空间。

  视差指由于正常的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的物像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在观察立体视标的时候,两只眼由于相距约65mm,所以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左眼看到视标的左侧部分多一些,右眼看到右侧的部分多一些。这种在双眼视网膜结像出现微小的水平像位差,称为双眼视差,它反映了客观景物的深度。视差常用角度单位表示,视差是属于深度信息的客观物理现象,所产生的主要是水平视差即是产生立体视觉的生理基础。

  通过立体显示设备再现真实图景时,双眼视觉图像中视差的大小决定它们在视网膜上成像时位差的大小,从而决定了对物体深度的感觉程度。“视差”是立体视觉中的重要因素,可分为“正视差”与“负视差”。

“3D”电视节目摄制原理与南非世界杯“3D”直播
图1 正视差:物体看起来在屏幕后面(左眼看到
的投影图像在屏幕上偏左,右眼看到的投影图
像在屏幕上偏右。)

“3D”电视节目摄制原理与南非世界杯“3D”直播
图2 负视差:物体看起来在屏幕前方(左眼看到
的投影图像在屏幕上偏右,右眼看到的投影图
像在屏幕上偏左。)

  2.3D电视节目拍摄、制作流程及特点

  3D电视信号的采集,图像的处理、切换、合成等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3D”电视节目摄制原理与南非世界杯“3D”直播
图3 3D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图

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用两台摄像机模拟左右眼不同视角拍摄两个画面。

  人类双眼间距平均约为65mm,电影立体图像的视差范围一般为2%左右,立体电视图像的视差范围一般为3%左右,为电影制作的画面, 在电视看上没问题,但立体效果有些弱化,为电视制作的画面在影院放映时,可使电影观众产生疲劳。

  (2)人眼相当于标准焦距定焦镜头,而实际的电视镜头焦距是可变的。

  在镜头等效焦距(视角)相当于人眼焦距(视角),左、右眼摄像机镜头光轴间距与人眼间距相同时,拍摄的画面与人类正常的立体视觉相同。

  镜头等效焦距与人眼焦距不同时相当于人眼的间距发生了变化,短焦距(广角)时相当于人眼等效间距加大,应增大摄像机间距;长焦距(远摄)时相当于人眼等效间距缩小,应缩小摄像机间距。

  (3)拍摄距离不同时摄像机间距需要调整。

  拍摄远距离景物时为加强立体效果应加大间距,拍摄近距离景物时缩小间距。

  (4)需要不同的立体深度感时摄像机间距需要调整。

  需要增大3D立体深度感时加大间距,减小立体感时缩小间距。改变摄像机间距只是改变景物立体感,物体并不变大或变小,只是变近或变远。

  (5)混合等画面转换过渡可能会导致眼睛疲劳,三维立体图像应该在转换过程中在屏幕中心位置停留几帧。

“3D”电视节目摄制原理与南非世界杯“3D”直播

  (6)3D字幕叠加方法

  按常规方法加入字幕将破坏三维立体效果,如果把字幕放在屏幕平面或后面,立体图像就会位于字幕前方但并不遮挡字幕,不能用零视差或正视差加入图形和字符。如图5:

“3D”电视节目摄制原理与南非世界杯“3D”直播

  图形和字符应该加在屏幕前方,字幕遮挡了图像,必须用负视差加入图形和字符,把字幕浮动到屏幕前方遮挡图像的位置。如图6:

“3D”电视节目摄制原理与南非世界杯“3D”直播

  3.3D支架

  3D支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调整两台摄像机的间距,3D拍摄时每次更换镜头或调整镜头焦距后都需要重新调整摄像机间距,根据调整方式可以把3D支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基本型—采用机械的方式调整两台摄像机的间距、夹角、倾斜等,手动操作。

  电动伺服型—采用马达驱动的方式调整上述参数,遥控操作。

  以上两种3D支架拍摄过程中不能变焦,改变焦距后需调整摄像机间距至最佳3D效果,适合3D电影、纪录片、风光片拍摄,价格较低。
自动跟踪型—进行变焦操作时自动跟踪调整摄像机间距、校正各种误差,自动+遥控操作,适合直播,价格昂贵。

[Page]

  基本型 + 实时3D处理器—摄像机间距固定,用数字处理技术自动调整跟踪镜头焦距实现镜头全程变焦操作,适合直播,成本适中。

  4.3D直播电视节目的信号传输

  在信号传输方面,南非世界杯的3D直播与普通直播一样主要是通过卫星来进行传输。这时3D双机信号的传输就面临着一个较为尴尬的情况,即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它只能与普通卫星传输一样利用同样的8M图像带宽、其他一些技术条件也相同。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图像质量的偏差,通过3D传输的图像在满屏显示的时候,颗粒明显粗糙,画面不够理想。用通俗易懂的话概括就是:3D直播用视觉的立体感牺牲了图像的清晰度。

  5.3D立体电视接收机原理简介

  三维立体影像电视利用这个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3D液晶电视的立体显示效果,是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从而令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同时能兼容2D画面。

  四. 南非世界杯“3D”电视直播的特点

  本届世界杯期间,国际足联与索尼公司全方位合作进行3D转播。在共计25场比赛中采用索尼的专业3D摄像机拍摄并实现3D转播。索尼共投入7组14台摄像机来完成3D拍摄。在内容编辑制作方面,将采用索尼的多图像处理器MPE-200,对两台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进行高速处理并对图像差异进行有效补偿,从而实现高品质的3D影像拍摄,实现高效率的3D内容制作,索尼开发的3D转播车也将首次进入世界杯。

  在普通的足球赛事电视直播中,通常要在球场的各个位置设置10个以上的摄像机位,而在转播最为规范和先进的德甲赛场,直播机位会达到17个,本届世界杯的赛场设置机位则将会达到20个左右。3D直播并不是要改变原有的普通或高清直播技术,而是要在一个直播机位上放置两台3D摄像机同时进行拍摄,这两台摄像机要模拟人的左右眼的不同视角来拍摄两个画面,在拍摄过程中镜头可实现全程变焦操作,自动校正各种误差。3D直播在整个球场不必设置20个机位,以本次南非世界杯为例,将用7机位14台摄像机来进行拍摄。

  五. 南非世界杯的3D直播接收现状

  收看3D赛事首先要有专业的转播机构,其次还要有专门的3D电视。不过,目前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欧、美、日等地区,3D电视也仍然不够普及,不仅佩戴专门的眼镜才能收看,还要当地电视台的机顶盒可以适用3D信号。目前此类电视机主要产自日本,售价在2500英镑以上,价格比较昂贵,大多数的电视观众将无福在家中享受这场视觉盛宴。因此南非世界杯的25场3D直播赛事将仍主要在电影院中实现,在欧洲部分地区,前往3D影院观看世界杯直播的票价最高可达每场数十至上百欧元。

  虽然中央电视台已购买了南非世界杯3D转播权,中国内地的影院也一度踌躇满志,势在必得,但由于种种原因,均在开赛前宣布放弃了3D转播世界杯比赛的尝试。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负责人也证实,拥有两届世界杯转播权的央视将不会提供3D信号,“主要是技术上不过关,实际操作起来困难比较大。” 

  首先,接收3D信号一般有两种方法:卫星接收和有线电视网接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影院通常没有通过卫星接收电视节目的许可证。而通过有线接收,因为时间等原因,线路来不及铺设,相关技术设备也来不及安装调试,这个计划自然就无法完成。

  其次,对于影院来说,添置转播设备要花14万到19万元,这些一次性的设备在世界杯结束后并不能继续得到利用,是得不偿失的举动。如此高的转播成本,也让各家影院纷纷望而却步。

  再次,影院转播3D节目,国内并没有先例,质量究竟如何,很难预测。电影放映一时出现问题还能重放,现场转播就无法享受这种待遇了。试想,你喜爱的球星刚要射门,信号断了,该是一件多么尴尬和不爽的事。

  六. 3D电视最新进展

  为了将3D技术用于2010年英超直播,英国天空电视台从去年开始就尝试用3D技术制作了大量相关节目,包括足球、橄榄球和拳击赛事。据悉,天空电视台的机顶盒可以适用3D信号,用户则须有专门的3D电视机,且要戴专门的眼镜才能收看,天空电视台人士此前宣称,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让观众在卧室中也能收看到3D节目。3D电视机也因此可能成为今年消费类电子产品欧美市场的主角。 

  同时,2010年,索尼与美国探索频道、IMAX合作,在美国开通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3D高清电视节目的3D频道,ESPN也将进行85场3D体育直播。

  上海文广集团下属的交互电视频道在世博会期间进行3D立体节目的拍摄和转播试验,众多国内电视机厂家参与上海世博会期间的3D实验转播。
索尼、松下、三星、LG、TCL、海信、康佳等电视机制造商都发布了3D立体电视的研发计划,3D电视机商品已经上市,在日前举行的“2010年3D电视产业发展趋势论坛”上,几大中外彩电厂商均表示,3D电视上市以来销量不断看涨,仅苏宁电器每周销量就破150台,预计5年内将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虽然中国球迷无缘本届南非世界杯的3D直播,但随着3D技术的不断发展,3D电视标准的规范。2013年25%的电视机都将采用3D技术,2014年巴西世界杯,中国球迷就能体会到3D带来的全新视听享受。B&P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