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以稳定、安全的网络架构迎接高清时代

2010-10-12 June 依马狮广电网



  北京电视台(BTV)从1979年创始至今已有三十几个年头,通过不断努力,业已成为全国规模大、影响力高的电视台之一。2009年北京电视台的标清制播网系统正式上线,通过一年半的业务运转,标清制播网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得到了业界的认可。2010年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BTV对原标清系统启动高清改扩项目,主以太网架构使用了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产品及解决方案。

以稳定、安全的网络架构迎接高清时代

  据北京电视台信息网络管理部副主任毕江介绍,BTV在标清制播网络主干平台建设初始,一直以打造国内外一流的电视台为目标。“整个建设实施过程中,一直贯彻用网络化、IT化的技术去改造传统电视业务制作过程。”将原有的电视素材的剪辑、特效、字幕、转换的人工操作全部转移到电脑上完成,故使用IT化设备后,实现了以下功能:第一提供大规模集约化低成本运作的可能性;第二加强业务流程科学化的管理,包括质量控制、流程管理等;第三,提供规模化的内容共享。

  以太网系统是标清制播网络系统的基础网络平台,所有的生产系统均建设在以太网的大环境下,依赖于以太网的基础平台运行。由于网络系统庞大,稳定性、安全性关系到整个电视台业务的正常运转,同时电视台的业务性质也决定了主以太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便于支撑其业务的高速运转,因此,对主以太网的设备提供商的要求很高,在经过多方的验证和考察,BTV的主以太网架构选择了H3C的解决方案,整个主以太网架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均使用了H3C交换机,接入的工作站点超过1000台。据毕主任介绍:“从投入运行至今1年半的时间内,整体上,H3C的主以太网系统运转比较稳定。”

  BTV在2010年初启动高清制播网络系统建设,在设计初期即贯彻不影响现有标清业务直播的原则。众所周知,高清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相对应的存储量、流量、宽带都将是原有好几倍,对电视台业务来说,从标清到高清不是简单的格式转换,从前端到后台,从通道到显示都就将适用高清。因此,标、高清制播系统的转换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BTV通过多方论证,并与厂家人员深入探讨,制定了适合业务发展的高标清扩改方案,即针对原有标清制播系统中主干平台和涉及到直接播出的共享服务型系统,例如节目备播库等,在保证安全播出的基础上,新建一个高清系统,等运行成熟后再与原有标清系统合并;对于生产制作业务系统,建设新的高清制作网络以提供大规模高清节目生产能力;对于媒资系统和收录系统等非一线生产的共享服务型系统,进行直接改造以兼容高、标清业务。

  BTV的高、标清主干平台改扩项目的以太网部分也选择由H3C负责,高清主干平台系统是实现全台网高清应用集成的核心,也是全台网开放性架构的基础,是各个功能系统板块之间数据交互的调度中心,流程控制的管理中心,是应用通信、集成与交互的中间平台,是全台网互联互通的技术支撑平台。毕主任表示:“我台高清主干系统的体系和架构与标清系统是相似的,但高清主干系统要同标清系统进行对接,业务上实现互联互通,总体系统规模扩大了,技术复杂程度也增加了,既要保证高、标清业务分别平稳的运行,同时还要实现两个系统的稳定连接以实现高、标清业务业务互通。这对以太网架构的要求就会更高。”为此,BTV采用H3C万兆核心交换机为高清主干平台核心,关键设备和链路冗余配置,并提供快速故障切换能力,充分保证系统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地无间断运行。

  在BTV高、标清主干平台改扩项目中,H3C高度重视,前期方案设计时积极与BTV沟通,项目调试中协调多方资源,全力配合了BTV项目建设。

  作为一家有着丰富经验的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H3C通过几年的深耕细作,在广电行业取得了良好成绩。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化,三网融合、3D技术都已经提到了议程,作为一家网络供应商,H3C会为广电以及电视台提供最可靠、安全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在跟毕主任访问时,也同时谈到BTV从原有传统业务模式到网络化业务模式,现在又面临高、标清兼容改,在一系列业务转换过程中,技术部如何才能贴合业务需求,支撑电视台业务的高速发展?毕主任很愿意分享他在这方面的经验:第一步是如何把业务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而且将这个技术需求完整的体现在自身的技术系统建设中;第二是注重应用推广过程。在应用推广的过程中,要更多的倾听节目部门的意见,比如哪些方面的设置还不太合理,在听从意见后及时做了相应的调整,让节目部门同仁从心里能够接受新系统和新理念。

以稳定、安全的网络架构迎接高清时代

  今年年底,BTV卫视、BTV文艺频道将实现高清网络化节目制播,明年中期计划对BTV体育频道也完成相应改造。高清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高清时代已经来临。B&P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