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0日,笔者参加了快思聪亚洲北京新办公室的乔迁典礼,之后有幸专访了快思聪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杨其辉先生(Tony)。杨董是快思聪亚洲有限公司的创办人之一,对AV行业发展有深刻的见解,风雨无阻连续参加了20年美国InfoComm展会,真实见证了这20年来国际及国内AV行业的发展历程。在此之前,杨董很少接受媒体专访,此次他特别敞开心扉,与《InfoAV China》畅谈分享他这些年独特的行业心得。
杨董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热情亲切、严谨干练,上身雪白的立领衬衫,着笔直西裤、手持着电脑和一些笔稿快步走入采访间,像熟人似的和笔者寒暄着握手交换名片,丝毫没有一般情况下相互拘谨和不适。
采访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确切说那更像是聊天。
跨越——InfoComm 20年
对于连续20年参加美国InfoComm展会的风雨无阻,杨董认为是一种机缘巧合后的执著。20年前,杨董在香港经营着一家AV工程公司。那时香港的AV行业还处于初期阶段,主要产品技术均来自于国外,互联网络也未兴起,获取相关资讯比较困难。展会在当时是能够直接接触到前沿产品、最新信息有效途径,然而那时主要的几个展会都在国外。
“每个展会都参加是不现实的,20年前的香港出国并不容易,费用也高,最终精挑细选,选择了美国InfoComm展会。”
杨董最终选择InfoComm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其特有的一种展示产品方式——“Projection Shoot Out”。展会主办方为不同品牌的投影设备搭建了一个统一的展示平台。会按照价格、流明数分成不同演示区,用统一的屏幕、统一的播出设备、统一的输出入连接设备来演示统一的节目。这使得用户能够很直观地对不同品牌不同性能的投影机进行对比分析。
从此以后,杨董参加美国InfoComm这一习惯就坚持了下来,一直持续了20年。香港回归、SARS、金融风暴、美国猪流感等特别事件也未能中断杨董风雨无阻参加美国InfoComm。
20年来,InfoComm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除了传统AV,相关产业产品,包括灯光、楼宇、音响、环保、网络都加入融合了进来,成为今日AV行业最有影响的展会。
“20年的InfoComm,我见证了许许多多AV产品、各类技术的创新发展衰落、厂商的更迭交替,使我对AV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具有了更为准确的判断,这也促使了我与快思聪的结缘。”杨董表示。
结缘快思聪
美国快思聪成立于1971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中控科技,现在是集成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快思聪领导着中控科技的潮流,其明星产品包括Digital Media、e-Control、Green Light等, 很多产品及技术已成为行业标准。在世界每一个角落,如会议室、培训中心、电视会议室、家庭影院及现代化家居中均可找到快思聪产品。快思聪将不同厂家、型号、性质的器材或硬件,甚至环境装置连接起来。只需要轻按快思聪触摸屏,即可控制音响、影视、投影、灯光、屏幕、保安及联络系统。
今天说起快思聪,已是驰名全球包括中国市场的大品牌。而在20年前,中国AV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投影机了解得都还不是很透彻,更不用说快思聪的控制系统了。

通过InfoComm展会同业间的交流,杨董知道了快思聪和另一个国际品牌的中控系统。之后一个偶然机会,某项工程用到控制系统,对此类产品并不太了解的杨董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快思聪和另一品牌厂家发了同一份传真询问如何使用,没想到快思聪很快做出了详尽细致的回复,而另一家则石沉大海,并没有回应,由此便拉开了他与快思聪合作的序幕。
杨董是技术出身,在此之后,他对中央控制系统、快思聪进行了更多的了解。发现当时行业内对于AV的理解还仅停留在投影机等设备层面上,对集成系统关注得很少。杨董认为这是差异化竞争的一个机会,于是在其后的工程中着重于集成,用快思聪的控制系统,给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方案。随着对快思聪产品的深入了解,杨董对中控系统的未来充满信心,开始有了与快思聪深入合作的想法。[Page]
1995年,杨董通过与美国快思聪的多次深入商谈,最终获得了认可,成为快思聪亚洲有限公司创办人之一,自此杨董把身心全部投给了快思聪亚洲有限公司。
创新
快思聪是一家创新型的公司,也正是因为不断创新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快思聪用创新理念不断推出高科技产品,囊括了多个国际奖项。快思聪e-Control技术深受商业和住宅用户的广泛青睐,也是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标准。快思聪Isys触摸式控制系统的高性能表现,广泛连通性及结合人体力学之流线外型设计,为触摸屏带来革命性的转变。快思聪不单是中控科技的领导者,更为影音界带来重大的革命。快思聪中控系统是当今商业、先进楼房及家居自动化系统绝不可少的设备。随着快思聪产品及应用的不断革新, 配合互联网发展, 快思聪将重新制定中控的行业标准。
“快思聪的创新非常具有前瞻性,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前,快思聪主要集中在传统AV领域;到九十年代末期,互联网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快思聪马上提出了e-Control的概念,推出网络控制系统,通过网络,在全球的任何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实现系统的控制;进入二十一世纪, IT/AV融合趋势显现,快思聪认为IT比AV的包容性、开放性更强,终有一天IT会把AV囊括其中,于是快思聪加强了与思科、微软等IT巨头的合作,当前通过微软系统可以直接操控快思聪的产品;近几年,快思聪正在集中把控制从影像声音拓展至灯光、环保、温度等方方面面,为创造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生活而努力。”
创业难 守业更难
创业难,守业更难,保持基业长青持续发展更是不易。快思聪美国自不必说成长有目共睹,就说杨董所管理的快思聪亚洲有限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快思聪亚洲已在亚洲设13个办事处,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台湾、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及韩国等为当地客户提供售后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
“人们都说,快思聪很赚钱。其实我要说,赚钱是一个结果,因为做得好,做得成功才赚钱。快思聪之所以赚钱,公司理念和稳定的核心团队很重要,创新理念公司一直保持,每年利润的40%用于产品创新与研发,这使得产品保持领先地位。核心团队的人员非常稳定,流失率很低,许多人都做了很多年,我与快思聪亚洲公司董事执行总监梁子球先生一起工作已经超过二十年了,仍然合作如初。核心团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说到此,杨董显得非常的自豪。另外,杨董也指出“企业社会承担”的重要性,他积极地鼓励员工为社会作出贡献,例如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快思聪公司便提出配对捐献,员工捐助十元,公司便捐助十元,如此,便把捐献的数目提升一倍了。
对于今后中国市场的发展,杨董认为中国西部是一个潜力市场,今后快思聪将从一线城市逐渐向二线城市、内地城市渗透。
对于自身,杨董则表示将会一直投身于集成控制系统领域,现在经常做的事情是走出去,看回来,跳出行业外,在局外以多种角度审视看待这个行业,由此带来新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