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伊博森采访了克里斯·芒罗,谈论了音频团队在录制《007:大破量子危机》的对白时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的方法。
你还记得第一次看《007》电影是什么时候吗?我记得。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德国RAF Laarbruch的Astra电影院里,我大概只有6岁。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很难相信我会穿着短裤在那里看《007:金手指》,它里面有那么多的好东西:阿斯顿马丁跑车、巨型的激光等等。我可能害怕迪斯尼皮诺曹的遭遇,但詹姆斯·邦德深深迷住了我。
绝大多数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影迷,对邦德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就算保守的来说,这些电影也是经典。那么亲自参与制作一部这样的影片感觉又如何呢?混音师克里斯·芒罗就是这么一个人:《007:大破量子危机》是他所制作的第五部《007》电影,他负责了所有的对白的录制工作。他曾经参加过许多不同的音频团队,包括专供汽车声音和特技的动效团队(这毕竟是《007》)。他自己的团队负责了对白。
“我从2007年12月开始制作这部影片,”他说。“我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年底我用了几周时间考察了所有的外景地。我和导演以及摄影导演一起去考察。不仅仅是考察声场,而且要做一些准备,这样我们来拍摄时就可以使声音更好。我的任务不是简单的说一句‘这里不适合录音’,而是要发现那些不利因素,并想办法解决它们。”
你可能觉得制作一部《007》电影几乎可以调用无限的资源,但实际并非如此,至少最宝贵的一样东西—时间—就非常有限。影片的整个周期不到一年,后期制作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在2008年开始拍摄时,克里斯最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环境噪声的控制。在巴拿马,这个问题更严重。“我们在一个贫民区,太多的背景噪声使这里成为一个相当困难的地点。但是尽管现场是喧闹的,影片中的效果却不错。所以我们先用广角拍摄,然后换到一个安静一点的地方用近景拍摄对白。”
除了巴拿马,影片还在英国、智利、奥地利和意大利进行拍摄。要把演员的对白从背景噪声中隔离出来,在这些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点面对着完全不同的挑战。克里斯说:“我们做的另外一件事,比如在一间公寓里录音时,会做一些声学改造,比如改用双层玻璃或在硬地板上铺地毯。我们考虑了所有这些有利于我们录音的方面。”
现场配音
这表明绝大部分的同期对白都在影片中得到使用。“越来越多的导演厌恶后期配音,”克里斯说。“尤其是马克·福斯特,所以大部分同期对白都保留了下来。在《007:大破量子危机》制作后,我们可能会碰到演员罢工,因此后期配音是不可能采用的。我和马克合作制作过《追风筝的孩子》,那部影片中我没办法把那个年轻的主角带到英国或美国进行录音,所以我装配了一套便携式的配音系统到中国的外景地录音,马克非常高兴。我们这次也使用了这套系统,但这次的目标是尽可能的录下同期对白。”
不同的外景地产生了比声学更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克里斯不得不处理各种各样的无线电频率。“这不仅是无线话筒,还有拍摄期间的无线对讲,”他说。“在巴拿马是非常混乱的,因为这里的无线频率是完全开放的。”
邦德身上的小工具非常有名,那么克里斯在《007:大破量子危机》中使用了什么设备呢?对于录音,他非常喜欢Fostex系列。“我用过许多的录音机。在摄影棚里我用了一台机架式Fostex DT824,我还使用它的便携式版本PD606。它能把八轨混合成两轨,同时还有六轨独立的通道。我录了六轨素材,并把它们混合到两轨上,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重新做混音。我还用一台Fostex PD204来录音效。”
“这些是我的关键设备。824用于摄影棚的录音,而606是一套‘拿起就跑’的设备。它内置了混音功能,我可以背在肩膀上做所有的工作。”

谈到录对白的话筒时,克里斯的理念是你不会有太多的选择。他还相信通过反复的试验,找出适合于某个场景的话筒。“相对于其他品牌,我更倾向于使用森海塞尔系列的话筒,因为它们非常可靠:比如MKH 60、70和80。我不认同在一个场景使用一只话筒的做法。比如,60是一只短枪话筒,如果在摄像机上方有一些空间,我可能会用它以更接近演员。录制对白的关键是可懂度。当然你需要声音听起来真实,但也必须高于其他别的声音。”
《007》电影从来不会是静态的,那么有多少对白是用微型话筒录的?“和其他混音师一样,我更喜欢吊杆话筒录的声音。我不是微型话筒迷。但使用Fostex录音机时,这两种话筒你都可以使用。当我要用无线话筒时,我使用的是Audio Limited Mini Tx和Sanken Cos 11s。”
歌剧表演
影片的关键场景之一是在奥地利布雷根茨的歌剧《托斯卡》演出现场。舞台在一个水池上,乐队席在主观众区的外面。拍摄做了一些特殊的布置,但对于克里斯领导的音频团队,挑战才刚刚开始。“我们不仅要录对白,还要录歌剧的背景。我在想:我们怎么样来录这些声音?通常在拍摄一场音乐会时,你会现场放音以减轻后期编辑工作。随后就像拍摄一个更大的音乐广告一样。首先,找到在ProTools上录的歌剧《托斯卡》前几年不同演唱者的版本。随后工程师迈克·海厄姆把演员的声音配上去。这个新版本在录音时就作为回放。在后期制作时,他们带着这个新版本,并把它做的更好。在现场,表演者和演员听着配音自己唱,这也录下来作为一个同步轨。”
克里斯不仅要负责对白,还要录制大量影片中的音效。“所有混音师在拍摄时都设法录制尽可能多的声音。对于《007》这样的电影,我们不想使用音效库。在7月拍摄结束后,我们花了几周的时间来录制一些音效。有一场开船追逐的戏,我和后期制作的声音编辑主管埃迪·约瑟夫以及音效编辑师马丁·坎特维尔一起,在赫宁(诺福克)录了大量的船的素材。我们还在一架DC3飞机里录了一些的音效。DP606的一个优点就是我们可以在飞机和船上安装许多话筒,一次就录到不同的声音。”
和对白一样,对于音效录音,克里斯使用了多种不同的话筒。“关键不是用许多不同的话筒,而是要进行不同的配置。我们有许多不同的适合于混音的录音方法,包括一些多年来为了安装在汽车和其他不同地方儿设计的灵巧的小设备。”
他们非常重视细节。影片中应该是一辆氢燃料电动车,但拍摄时用的还是传统汽油发动机,它们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我们到福特公司在德国的特殊车辆研究中心,录制了氢燃料电动车的声音。我们甚至在一间实验室里以录到更多的素材。”[Page]

那么,制作这样一部系列电影的压力是什么呢?这是克里斯第五部《007》电影,但他还是很高兴的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几乎是一个大家庭:与制作《皇家赌场》的团队几乎一模一样。我们赢得了一个BAFTA奖,这使我们在这部影片中更加努力。你吸取了上一部电影的经验,想把所有的工作做的更好,或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我们相互之间有一种信任。你想要发挥出最佳的能力做出最好的效果,因为这是一部系列电影,当你制作了不止一部时,你就想尽办法想要做的更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