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中的现场采访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然而,我们有时也看到现场采访的录制中不尽人意之处,例如:现场同期录音音量过载而失真或录音音量过低而在编辑制作中放大造成背景噪音同步放大,使一条新闻为此而成为无可弥补的遗憾,甚至影响这条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价值。
现场采访中,周围环境的安静,对于同期声的录音还是较为正常的,但是如果周围环境噪音较大,要使现场采访做到干净、清晰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在喧闹的背景下录好同期声可以运用手动电平跟踪,录音电平为-5dB到-7dB,瞬态控制在+3以下、话筒用超指向,要求被采访对象与话筒的角度不能大于两者连线的±15度,距离为20cm左右,因为话筒的超指向特点是,能够拾取较远的声源,单向灵敏度很高,被采访对象由于距离话筒很近,音量就必须调到正常指标,噪音也就随之而相对减低,同时被采访对象又起到一定的噪音屏蔽作用。
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曾制作过一场《南京市推进再就业工程建设先进事迹演讲报告会》的现场直播,其中要用一段非直播现场点上的采访,并要求这段采访半小时后就在现场直播中用上。从现场采访到送上直播车只有半小时,这就要求这段现场采访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图像、声音的质量要好,无任何剪辑点,一次性完成,不可能有任何反复余地。现场采访的两个场景分别为大商场的顾客背景和一个众多的电视机组成的电视幕墙,要想做到被采访对象声音清晰、背景噪音要低,就要根据现场环境在录制中作些调整。一般情况下,新闻采访用自动电平录制声音,在这种嘈杂的背景下,会造成声音噪音人为的提高,出现被采访对象不讲话时,噪音会猛然上来,听者很不舒服。用手动电平如不控制就会出现失真、声音很炸听不清。有的记者在此种情况下更不会轻易使用话筒的超指向。我们在这样的喧闹背景现场中, 同期声的采访,大胆的运用了手动电平跟踪,话筒的超指向,效果非常好,声音的录制做到了干净、清晰,背景噪音很低。达到了播出要求。
根据话筒超指向的特点在其他一些背景噪音较大的情况下, 也可以录到较好的同期声。当然,在运用中要根据;不同场合作些适当的调整,要多用脑分析环境,用耳监听声音质量。我们也曾经在机床的轰鸣中运用话筒的超指向和手动电平跟踪的方法,在M3摄像机和4800录像机系统实际操作中采用过,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无论在何种复杂的环境下,只要正确的运用了话筒的特性,就能录制出符合指标的高质量的现场采访,使我们的新闻节目更加好听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