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参与拍摄的银幕外魔法师的帮助下,Richard Wentk探索电影《魔戒》第三部《王者归来》的幕后故事。被制片公司新线电影公司(New Line Cinema)形容为“《魔戒》三部曲制作组里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的FX Rentals公司安排了此采访。
尽管偶尔有一些庸俗下流的恶意谣传,但Abbey Road录音公司的确从来没有接待过铁面黑客(Balrogs)、精灵鬼怪或巫师。NW8周围的乡村虽然缺乏新西兰那连绵不断的淳朴峡谷和令人眩晕的冰封高山所特有的壮观和浪漫,但它却恰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电影配乐项目之一的非常便利的制作场所。截止本文发稿之时,最后剪辑仍在准备之中,但有传闻说,《魔戒》三部曲中这部最新、最壮观的影片预计将长达10盘胶片。其中包括大约三个半小时的乐队配乐,这些配乐由Howard Shore进行音乐合成,在两个相互独立的现场录制,并在世界各地传输以便在新西兰进行配音。
如果说该项目的规模强调了什么东西的话,那就是音乐已经变得像任何其它种类的信息一样极易消逝。尽管可能有基于磁带的备份,但肯定没有任何实际的卡盘可供参照,也没有可紧急送达的硬盘盒。所有的音乐都被保存成文件的形式,这些文件具有令人惊奇的神奇能力,能够以几乎是有求必应的方式传送到任何需要这些文件的地方。正如新线电影公司音乐副总裁Paul Broucek所解释的那样:“我们所做的事情,在10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的工作方式意味着,尽管我们在这里,Peter Jackson在新西兰,Howard的小组远在英格兰多尔切斯特或者有时在纽约,但我们仍能顺利地进行录制、编辑、预听、修改和加录配音。甚至在上一部影片中,我们还派人带着硬盘盒子飞来飞去。现在,由于我们拥有将Abbey Road录音公司与新西兰的录音棚联系起来的庞大的通信管路,所以他们能够复制我们这里生成的文件、预看这些文件以便发表意见—我们定期利用电视会议系统开会—并几乎是在我们完成这些文件之后立即把它们加录上去。这项全球性的工作进展得的确非常顺利,因为我们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工作流程,它基于其时各个国家的不同人员都进入状态,全都做好了出发准备。”
伦敦的Abbey Road录音公司并不是唯一的配音地点—这项工作也在Watford Town Hall以及Shore在多尔切斯特市的宾馆套间里进行。在《魔戒》三部曲的前两部影片中被指定为主要设备供应商的FX Rentals公司,提供了成套移动式录音设备,其中包括一套Pro Tools HD系统和5套Pro Tools Mix3工具、一些Prism ADA8模/数转换器、一套Studio Network Solutions公司的存储区域网,以及一批辅助设备。FX公司的项目协调员John 'OZ' Osmond负责在不同场地之间运送设备等后勤工作,并负责在音频小组各个成员之间进行联络,以评估他们不时提出的各种要求;而技术主任Frank Oglethorpe则负责将其转化为现实,确保设备在各个现场都能24小时正常运行。
工作流程的编排一直是这类项目中的重大挑战之一。Paul接着说道:“我的老板不久前曾对我说过‘你永远都不会有足够的配乐编辑人员’。我们发现,事实确实如此。我们从配乐开始工作—Howard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靠纸和笔工作的人—这项工作要一直进行到制作出一些合成好的、由Peter对其进行解说的预听。之后,乐队配乐被审定和录制。每次录音之后,我们要让一些人听这些录音以找出其中最好的—这组人与Abbey Road录音公司Penthouse录音棚的编辑人员协同工作,评定音乐连贯性。他们有时会具体规定一些音节甚或音符层次上的元素。Howard确实希望尽可能少做最后一分钟前的修改,但由于影片情节发展的需要,我们有时不得不添加一些音节或音节组。Howard和他的小组在填补这些空隙使之听上去既透明又轻松方面是行家里手。这是一项巨大的团队工作,如果技术上出了差错,就会使每个人都赶不上进度。幸好这种情况没有发生过。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超前工作并进行这些修改,而且即使必须录制一些新增内容,我们也知道,编辑过程将会使一切听上去天衣无缝。这是一项很像传统录音的工作,但由于我们拥有较多的预算,所以我们可以在非常精细的程度上,获得和采用每次录音中得到的最好的素材。此外,我们配合得非常默契,从而使这种繁重的编辑工作变得轻松得多。”
鉴于过去原版磁带可能越积越多,而所有的磁带都只能保存在一个地方、由一名尽职尽责的磁带管理员管理这种情况,保证对源素材和编辑好的文件进行检索在这里更是一个挑战。Paul解释说:“我们使用的是由旧金山Pix公司的Eric Dachs专门为我们编制的数据库。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与过去只使用磁带时相比,要保证所有的录音和编辑井然有序需要花费多得多的心血。我们拥有能做到这一点的工具,但我并不希望有一个人随时准备着把我们刚完成的工作编目和归档。”
连接设备
实事求是地说,Abbey Road录音公司庞大的通信管路是该项目成功的一个关键部分。H20 Enterprises公司的Simon Bohannon解释说:“……我们销售、咨询、租赁和修理Musicams、杜比传真系统、ISDN及其它节目分配用产品,而且我们拥有丰富的音乐IT经验。用于该项目的系统已经改进,因为在第一部影片里,Howard希望有某种内部对讲功能,以便他能够监听和指导录音工作,所以我们提供了一个ISDN成套设备。对最后这部影片,我们使用了由APT和Skywalker Sound两公司设计的新型Skylink系统。该小组希望有5.1监听功能,而这套系统是唯一具有此功能的系统。它看上去稍微有些粗糙,但它的音质比当时市面上所有其它的解决方案都好得多。我们还参与了为该项目提供一些FTP设施的工作。我们在此运行着我们自己的服务器,而且我们说服了Abbey Road录音公司,允许《魔戒》三部曲制作组使用他们的2MB/s T1线路。”
话筒问题
但录音过程本身的情况如何呢?John Kurlander是该项目的配乐工程师,他恰如其分地做了如下总结:“我们在所有的录音过程中,都是直接录制到Pro Tools中,同时用Sony公司的PCM3348HR作为备份。我们在第一部影片中是用Sony机器作为主备设备,现在则全是直接录制到磁盘上。”
“至于场地,我们用Abbey Road录音公司和Watford Town Hall作为合唱乐队和管弦乐队的录音场地,偶尔也用其它一些较小的场地录制一些独奏。从技术上说,我们知道获得完美配合的唯一途径就是在每个地方都使用完全相同的话筒配置。所以在Abbey Road录音公司和Watford Town Hall,我们使用了完全相同的话筒布置。声学效果并非完全相同,但比起为了获得补偿而尝试将话筒移来移去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声像来说,处理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在大多数录音工作中,我们是使用24个话筒录制26个声迹,包括实况立体声和5.1预听混合。我们使用48个声迹装置,它们似乎能相当迅速地填补独奏和其它补充配乐。就我们使用的话筒而言,在弦乐器上基本上没有近场传声问题。我们使用了一批TLM150话筒、一些用于录制木管乐器的Neumann Solution D话筒—它们的音质相当特别—并在Howard身后使用了一些带式话筒。至于前置放大器,我们使用了12个Avalon公司的2022型放大器—至于音质,我们通过只使用其自带的话筒电缆而不用加长电缆来保证声音更清晰。”
剪辑与粘贴
那么,编辑如此大量的音乐信息有什么特殊的创作能力要求吗?Pro Tools操作员Richard Lancaster是责任最重大的人物之一,但他对此充满自信:“是的,我们必须做得非常之快。我们可能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来编辑当天的录音。但从这点上看,它与任何其它的制作项目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我们的目标永远是使编辑后的录音听上去没有编辑的痕迹。这在处理在两个不同的场所录制的音乐时可能变得非常有趣。它们常常配合得比你预期的好得多,但偶尔也会出现音乐短句不太配合或别的问题,你只好说‘对不起,伙计们,没办法再干下去了’。这就意味着有些内容必须重新录制。我们需要时间对各种各样的修改进行预先的安排;此外,尽管这是一个历时三年的项目,但我敢肯定,在局外人看来,这仍然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后勤和组织工作都经过精心细致的计划,而且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但我们是不是仅仅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