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众多家电厂商不断推出LED液晶电视新品、竞争价格的逐渐走低,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这一更为环保、机身更薄的电视机。DisplaySearch最新预测显示,2010年中国LED电视的市场零售量有望突破700万台,占据20%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LED电视的成本会进一步下降,预计两年内将超过传统CCFL液晶电视,成为市场主流。
LED为何受青睐
LED电视实际上是指以LED做为背光源的液晶LCD电视。LCD显示装置本身其实并不发光,必须借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因此背光源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LCD显像质量。
传统液晶电视采用的背光源是冷阴极萤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简称CCFL。由于CCFL具有灯管细小、结构简单、表面温升小、表面亮度高、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直管形、L形、U形、环形等),使用寿命长、显色性好、发光均匀等优点,是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液晶屏背光源。
不过随着发展,CCFL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例如色域狭窄、能源利用率低、功耗较高、污染环境等,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替代技术及产品,而在这个过程中,LED背光技术产品便被纳入了人们的选用范畴。

从发光原理上来看,LED是由数层很薄的掺杂半导体材料制成,一层带有过量的电子,另一层则缺乏电子而形成带正电的“空穴”,工作时电流通过,电子和空穴相互结合,多余的能量则以光辐射的形式被释放出来,LED正是根据这样的原理实现电光的转换。同时根据半导体材料物理性能的不同,LED可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光谱下不同颜色的光线,特别是LED不能发出白光技术问题解决之后,为LED在显示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LED具有比CCFL方式更好的显示画质,特别是色彩饱和度。根据发光颜色的不同,LED可分为RGB-LED和白光LED背光源。RGB-LED背光源具有出色的色彩表现力。其通过可以发出高纯度红色、绿色、蓝色光的LED器件,实现传统CCFL光源不能达到的宽广色域范围。目前主流的RGB-LED背光源已经可以达到105%的NTSC色域范围,性能更加强大的LED器件,甚至可以实现120%以上的NTSC色域范围。
RGB-LED色彩表现固然优异,但由于成本价格较高,当前只在少数高档机型上采用,同时其功耗并不低。更为实用经济的是白光LED,在色彩表现方面,白光LED并没有明显强于冷阴极管(CCFL)型,但在功耗及成本方面却十分有竞争力,因此为大多数LED电视所采用。
当前社会愈加强调环保,CCFL冷阴极荧光灯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汞。虽然厂商想方设法降低荧光管中汞的含量,但是完全无汞的荧光管会带来一些新的技术问题。而LED背光源不含汞,符合绿色发展要求。另外,LED采用的是低压驱动,驱动电路模块设计也较为简单,安全稳定性更好。

在使用寿命上,不同CCFL的额定使用寿命(半亮)在8,000-100,000小时之间。为了增强性能而采用改进设计的CCFL背光使用寿命还会更短一些。而LED背光源则可以达到CCFL的两倍左右。因此,LED背光源的使用寿命通常要比CCFL更长一些。
由于有着以上种种优势,加之近年来,电视越来越朝着轻薄、大尺寸、高清晰方向发展,LED电视便应运而生。而在此之前,以CCFL为背光源的液晶电视已是平板电视中最为轻薄的产品,中小型尺寸已经可以实现5厘米以下的厚度,但消费者希望有更加轻薄、尺寸更大的电视。按照当前技术水平,通过CCFL实现比较困难且成本较高,而LED更为容易,于是成为LED厂商追捧的热点。

现在业内普遍把2009年做为LED电视启动元年。事实上,在此之前夏普、索尼、海信等多家厂商均已推出过LED背光的液晶电视成品,但其更多的意义在于高端的技术彰显,产品形态仍停留在概念型阶段,并没有形成量产。2009年4月,三星电子率先高调发布了包括8000系列、7000系列和6000系列的三大系列LED背光液晶电视新品,把之前还在技术研发的产品形态,第一次以规模成品的形式推向了市场,引起业内极大震动。很快国内外家电厂商就做出反应,调整加快LED进程。时隔不久,LG、夏普、创维、海信等就推出了各自的LED液晶电视。一时间LED电视成为关注焦点,众厂商纷纷抓住难得的机会,大造宣传声势,争相攫取LED电视上市初期的丰厚油脂。在2009年已推出LED电视的家电厂商完胜,虽然价格不菲,但销售火爆,出货达到500万台。
[Page] 去年的成绩,让国内外厂商对接下来的LED电视发展满怀憧憬,三星大胆扩产,把2010年LED电视的产量目标定为1,000万台,占比超过其总量的30%;LG也将LED电视产量扩至600万台;而索尼、夏普的LED电视产量也较往年大幅提高,均预计为500万台;创维、康佳的销售目标定格在200万台。
LED之不足 LED液晶电视的种种优势,让厂商对其充满信心,2009年的销售成果也证明了其被用户接受的程度。然而LED电视的一些不足也不容忽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下一步发展。首先是发光效率,以相同的耗电量而言,LED并不及CCFL,因此散热问题会比CCFL严重。此外LED属点型光源,与CCFL的线型光源相较更难控制光均性,为了达到尽可能的光均,必须对生产出来的LED进行特性上的精挑严选,将大量特性一致(波长、亮度)的LED用于同一个背光中,其挑选成本也相当高昂。

所幸的是,LED的发光效率还在提升中,目前已可达100lm/W以上,预计2015年前后将会达到150lm/W左右。如此色彩饱和度可以更佳,以及让背光的LED排置更宽松,进而让用电与散热问题获得舒缓。如果采用侧入式光源方式,那么不仅功耗更低,而且可以更为轻薄。
侧入式是目前LED光源技术在液晶电视的两种应用方式的一种,另外一种是直下式。侧入式是把LED晶粒配置在液晶屏幕的四周边缘,再搭配导光板,让LED背光模块发光时,把从屏幕边缘发射的光透过导光板输送到屏幕中央的区域去,这样整体就有足够的背光量,可让液晶屏幕显示画面。 侧入式可以节省LED的使用量以降低成本,相对而言更加节能。以52英寸LED电视为例,侧入式LED的开机功耗为186.5瓦,而直下式LED的开机功耗高达304瓦。由于光源位于四周投射位置,使其并不占据电视厚度的空间,从而机身可以做的非常薄,当前最薄的LED电视是索尼推出的一款,机身仅为9.9毫米。不过采用这种方式在画质上和普通液晶相比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在大尺寸上会出现画面均匀性的问题。
直下式是将LED灯均匀地分布在了面板的背后,使得背光可以均匀传达到整个屏幕上,画面细节更加细腻逼真,比起侧光式LED背光得要用上更多的LED晶粒。直下式背光源LED能够动态控制背光灯,这样在表现某些黑暗场景的图像时,只需要调整必要的背光灯区域。因此,采用直下式LED技术的企业认为直下式LED背光可以更准确地呈现图像,并展现出优秀的色彩和明暗对比效果,但其耗电也较侧光式高。
两种技术应该说各有优势,拥护厂商也各有不同。三星、索尼、同方等电视厂商,大都以侧入式LED背光技术为主。夏普、创维、海信等厂家则更为重视直下式LED背光技术。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厂商采用技术也各有侧重,但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技术发展,背光成本的快速降低,LED电视会快速增长,并逐步取代CCFL占据主流位置。
价格是LED增长关键
中国电子商会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2009年消费者对LED电视关注比例高达75%,在有购买平板电视打算的大城市消费者中,有25%倾向于购买LED电视。LED消费人群还有着很大的可发掘空间,未来消费市场前景广阔。今年上述比例将会更高,现阶段主要问题是LED电视产品价格偏高,暂时还不能达到全面普及,仅有部分追求时尚的消费者愿意且有能力提前购买感受。
事实上,当前LED电视价格与去年相比,已经降低了30~50%,这主要来源于快速增加的出货量使得LED背光芯片与材料价格相应下调,同时LED发光效率的提升也降低了LED芯片的使用数量。DisplaySearch统计数据显示,40英寸液晶电视LED背光模块的价格已经从2009年一季度的190美元,降低到了四季度的130美元。预测2011年底前LED与CCFL背光板的价差将降为50元美元。在两年内采用LED背光源的液晶电视出货量将有望超过CCFL液晶电视出货量。应用于电视的LED背光源液晶面板的出货,将从2010年的3,650万片成长到2015年的1.85亿片,渗透率也将从20%增加到72%。[Page]
LED背光及整机电视价格的大幅降低,极大地扩展了潜在消费人群的范围,配合家电厂商擅长的密集宣传,五一、十一等节假日让利促销,LED电视在2010年会有明显销量增长。同时今年,国内外多家电视厂商将LED电视产能调整至全年平板电视整体产能的30%左右,表明了厂商对LED市场发展的强劲信心。根据DisplaySearch预测,2010年中国LED电视的市场零售量有望突破700万台,大约占到整个平板电视出货量的20%。这一数字以后仍然会保持一个高速增长的趋势,LED背光液晶电视的时代,正在向我们扑面而来。
LED显示器同步升温 在LED电视火爆的同时,LED显示器市场也不断升温。LED背光技术很早就应用于显示器,但由于早期产品色彩和均匀性上还有所欠缺,再加之价格过高,市场反应平淡。随着LED光源技术的不断进步,LED在电视领域引发的热潮,LED导入显示器对产品价值的提升愈加明显,戴尔、AOC、三星、LG、明基、飞利浦、华硕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重新调整LED布局,纷纷推出自己的LED背光产品。进人2010年,更多厂商大量的LED背光液晶显示器蜂拥上市,大有将以前传统的CCFL背光短时间内取代的趋势。

显示器厂商对于LED背光产品的重视,也带动了面板厂商开发LED背光显示器面板兴趣。友达光电2010年显示器面板出货将有10%-15%搭载LED背光,群创2010年则将采用LED背光模组显示器面板的目标定为50%。
与传统CCFL背光相比,当前LED背光显示器价格仍显较高,虽然有个别厂商个别型号打出了低价口号,但这只是宣传手段,而非主流价格。LED背光面板厂商的扩产将带动LED生产规模,在实质上降低LED成本。业者预计LED背光模组的价格三年内会降到和普通CCFL背光模组接近的水准。当前由于LED供给吃紧及成本考量,LED显示器还不会大量普及,预估在2010年下半年LED面板厂商大量产能开出后,LED价格会大幅下降。
OLED 下一代电视 当前一些家电厂商在宣传时把LED电视称作“新一代”或“下一代”电视,是不准确的。LED与CCFL都是液晶电视的背光源,仍属液晶电视。真正被业内认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叫作OLED。
OLED虽然只比LED多出一个字母,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显示技术。OLED是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缩写,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显示器。它无需背光灯,采用的是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相比传统液晶电视,OLED有着机体薄、对比度高、色彩丰富、分辨率高、视角宽广、耗电量低等诸多优点。另外,OLED内没有液体分子,其抗震性能更好、耐低温、结实耐用。同时,与毫秒级响应的LCD面板相比,OLED的响应时间是其几千分之一,不会出现拖尾和动态画面抖动的问题。OLED早在1936年就被人们所发现,但直到1987年柯达公司推出了OLED双层器件,才引得人们的重视。目前,全球已经有100多家的研究单位和企业投入到OLED的研发和生产中,包括显示巨头三星、LG、飞利浦、索尼等公司。当前OLED在手机和数字媒体播放器等小型电子设备市场已有所建树,但在电视方面却异常乏力。三星OLED电视在展会频频亮相却未见量产,索尼、LG的OLED电视虽然已在销售,但数量极少,且价格很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大尺寸OLED面板良品率过低,还不及30%,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寿命较短,仅为两万小时左右,长期运行稳定可靠性也尚待验证。只有当良品率提高到70%以上时,OLED才会有机会规模进入市场,真正被大众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