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洋彼岸NAB2010传来的HD、3D热风,本月在春光明媚的杭州又着实火了一把。
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主办,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公司承办的“高清新技术应用峰会”4月23日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举行。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秘书长、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办公室主任黄平刚,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技术制作中心主任李虹宏,全国多家省市台的副台长和技术负责人,以及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系统AV事业部部长下水流正雄、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总经理大西步太等出席会议。
峰会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副秘书长陈默和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技术总监孙奉明联袂主持。

何宗就理事长在致辞中说,高清新技术应用峰会今年是第三届,多年来,Panasonic一直担当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引领者,她不仅关注技术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及可持续的发展,也不断研发出高性价比的全套电视摄录编播产品,现在Panasonic的P2 HD已经成为高清摄录设备的通用标准。下水流正雄先生这次带领一大批从事高清设备研发的部长和工程设计人员与会,充分显示Panasonic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以高清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启动了我国电视产业的革命。国庆60周年前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和部署,全国首批9家电视台实现了高标清同播,开启了中国高清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全国欣起了高标清同播技术的研讨热潮,高清节目直播的工作流程在探索中不断地推陈出新,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今年还有相当多的电视台争取高标清同播。电视台实现高标清同播后,更加关注高清节目制作水平的提高,关注高质量高清节目制作对于视频、音频、灯光和化妆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今年中国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高清电视、新媒体技术的大发展,面临着三网融合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这些新课题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实践。本次峰会采用邀请海内外高清制作专家做精彩的技术报告及与参会代表交流互动的方式,全面聚焦高清新技术和新工艺,内容包括海外高清电视发展及高清频道运作和高清节目制作;NAB 2010新技术信息;立体电视技术发展等。目的是提高中国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推进中国高清电视和新一代电视技术及产业的发展。

下水流正雄先生致欢迎辞,他首先概要介绍刚刚结束的NAB2010。由于世界经济的原因,本届NAB参展商比去年减少6%,共有1435家厂商参展,但参观者比去年增加了10%,达到了8.8万人。他本人对本届NAB有三个感想。首先是继今年1月的CES展览会后各厂家集中推出和展示3D产品,3D展览再次令参观者轰动;其次是行业进入无带化,记录介质有光盘、硬盘、半导体存储器等,在本届NAB展会上各参展商产品均已半导体记录为主;第三是Panasonic推出的AVC-Intra格式已成为行业标准,各非编和服务器厂家都推出了对应该格式的新产品。这次Panasonic的展台非常大,现场分为三个大展区,其中之一是展示P2 HD的新产品;其二是普及型的半导体记录的AVCCAM产品展区,该展区体现了低成本运作,参观者非常感兴趣;第三是3D系列产品展区。

下水流正雄先生说,他连续参加NAB展览会10多次,看到Panasonic展台整个展览时间都是人头涌涌,挤满参观者,特别是3D展区,大家都在排长队,迫不及待想看3D产品和3D演示片播放。P2展区,参观者对新产品非常感兴趣,紧紧围着工作人员进行咨询。
Panasonic在产品开发上一直走无带化道路,围绕半导体存储介质开发系列产品。高端产品围绕P2开发和设计;普及型产品围绕SD卡存储介质,采用AVCCAM和AVCHD压缩方式。
在开发3D技术时,同样采用其产品开发策略。
在开发无带化产品的同时,Panasonic提出了产品开发的三个理念,一是提高产品力,通过改善工作流程,实现高效率和高性价比;二是通过使用可反复利用的半导体存储卡,免除机械部件,降低功耗,从而实现绿色环保;三是使用户安心使用其产品,为此推出了三年、五年的售后服务。据全球市场的统计资料,P2 HD产品2007-2009年连续三年的销售量雄居肩扛式摄录一体机的市场第一,达到80%的占有率。截止到2010年的3月,共销售了14万台设备,P2 HD当之无愧成为了行业标准。在NAB展会上,Panasonic也获得了大量订单。美国5大电视台之一的Univision就采用了250台P2 HD设备,同时美国NBC也追加采用了P2 HD产品。探索发现频道也对Panasonic产品有非常高的评价,认为在文件的传输过程中帧内压缩效果非常好,并把AJ-HPX3700评定为顶级的产品。此外,美国摄影师学会(ASC)对P2HD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在中国市场,Panasonic共发售了超过21500台P2设备,全国用户达到2000多家,P2用户遍及中国大江南北。
在NAB上,Panasonic还推出了两款AVCCAM新产品——半导体卡摄录一体机AG-HMC83是目前业界可以进行DV格式的标清记录的一体机,解决了此前PanasonicAVCCAM只能记录AVCHD高清格式,不能满足一些行业用户日常标清记录需求的问题。另一款半导体摄录一体机AG-AF100是Micro4/3型摄录一体机,与目前现有的2/3CCD感光元件相比,4/3感光元件的感光面积可以与35毫米胶片相媲美,此款机还可更换镜头。
Panasonic的3D产品很全面,从家庭用的3D电视机,3D蓝光播放机,到切换台和3D摄录一体机应有尽有。这次带到会场的就是在NAB展出过的3D摄像机和3D监视器,NAB结束后就马不停蹄地带到中国,表明Panasonic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愿意为推动中国的3D做更多的工作。
远道而来的日本制作专家川原正一先生和小菅武先生分别介绍了日本高清制作的情况。

首先由川原正一先生介绍日本高清制作在现场的一些经验。他介绍道,高清化以后,频道增加很多,对要求播出高清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节目内容增加的同时,每一节目内容的制作费用要减少。制作方面追求的目标是需要构建适合预算的制作体制,不能因预算而降低制作质量,也就是以低成本制作高质量的内容。因此必须对制作的各个环节非常了解,随时掌握各环节的连接和进化。这样一些知识和心得对制作人员非常必要,制作人员应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合制作环境的工作方式,适应新的流程。我们每天使用的产品参差不齐,因此必须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进而知道设备最佳的使用方法。比如用小型手持式设备可以拍摄高质量的节目,从而降低制作费用。比如在航拍和水下拍摄,用手持式设备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通过设备、人员和时间的减少,降低成本,这在日本正向这方向发展。
[Page]
另外,现在摄像机的高性能和小型化,带来了图像创造的多样化。一台摄像机,可以拍摄电视到电影的各种作品。摄像机可变帧频功能就可以拍摄快慢动作,一方面提高快慢动作的拍摄质量,另一方面在现场就可以知道快慢动作的效果。
在后期制作中,在P2摄录一体机拍摄完成后可以存入台式电脑硬盘进行非编,由于P2拍摄后变成文件,也可在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上现场编辑。另外,化妆不能忽视,有时高清化后产生的过于清楚的纤毫毕现的局部画面需要通过化妆掩饰,适合SD的浓妆在高清并不一定适合,化妆日本经常使用Micro Nano大小的粉底液,化妆还需与照明和编辑的密切合作,这样产生的画面才能自然真实。
对于大家关心的3D制作,川原先生在Panasonic推出3D A1双镜头一体化摄像机后,马上用它完成了一些拍摄工作,他认为,通过这种手持式3D摄像机,可以实现迄今为止用笨重、机动性很差的支架式摄像机对无法实现的3D拍摄。但要用好3D A1,还是需要大家探索。过去获得的重要的摄像经验很多,比如左右眼视差造成的立体的感觉怎样才合适,立体拍摄必须适合屏幕尺寸,最远点的视差要做出一定限制,不适合3D的内容不能制作。
3D拍摄并非在监视器上看到两个重影的画面就可以了,必须在现场根据经验作出调整。3D拍摄还需镜头其它参数的配合。3D A1很方便操作人员根据拍摄情况设置,这些设置都是Panasonic与日本一些著名的制作人员的经验得来的。拍摄的画面首先必须没有令观众觉得奇怪的图像,后期编辑也没有困难。3D拍摄的规范和方法现在正在由包括电视台人员等在内的人员协同、沟通制定。

曾在日本制作公司东通公司任摄像师和切换台操作师,后成为独立制作人从事电视剧制作等的小菅武先生介绍了高清制作的经验和方法。他说,电视剧制作,以前使用的设备都是非常笨重的,现场根本无机动性可言。随着摄像机性能的提高,如灵敏度等的提高,现场照明得到大大的改善,现场拍摄的工作量大为减少。现在的高清摄像机在能够实现非常高的画质的同时,使用功能和方便性已类似于标清摄像机。
日本电视剧基本上是每周播放一集,连续3个月左右。日本的电视剧制作和中国不同之处是电视剧基本都是在演播室(摄影棚)搭布景拍摄,拍完以后现场进行切换,当晚做简单的编辑,笠日早晨就可以出初剪的样片。拍摄当天进行照明的设置。拍摄一般使用6-7个机位,用切换台切换。切换台操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体现了艺术创作性。通过切换台现场拍摄方式,解决了后期同期制作的难题。像这种多机位、现场切换的拍摄,对演员演出、照明和化妆及录音要求都很高,需要多机位良好配合。
日本的高标清同播在明年7月结束,在这之前,存在16:9和4:3两种幅型比,之后,摄像人员必须根据高清和标清播出,来确定拍摄的内容的幅型比。16:9节目下变换,采用切边的方式,这时采取恰当的聚焦非常关键,而且高清拍摄时需要化妆、照明配合得非常好。照明现在有非常新的技术。照明在高清化后,问题并不多,但从4:3构图变到16:9构图后,如果原来的照明还是习惯性地打到4:3部分,整个16:9画面就显得不均匀。
日本的电视剧是在演播室内拍摄的,Panasonic的演播室摄像机具有电影风格的Gamma,电影和纪录片等必须用胶片拍摄的节目,现在都可用高清摄录一体机制作。日本的电视制作单位同时也进行电影创作,以前都是用16mm的摄影机拍摄,在演播室摄像机增加电影风格的Gamma后,可以用数字摄像机实现相应的效果。像日本的古装剧等,基本都是用数字摄像机拍摄。在高清播出时,标清节目和高清节目的上下变换也非常关键,常用方式有切边和挤压等方式。在日本,字幕的考虑还是兼顾4:3画面,字幕夹在图像4:3区域内,这时看HD画面时,会觉得稍有别扭。随着高清化进行,下变换越来越多地采用信箱模式。小菅武先生最后希望与中国同行多多交流,创作出更美的图像。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技术支援课课长陈德山随后介绍了日本高标清同播情况。他说,日本的高标清同播是作为“国策”强制执行的。日本高标清同播,电子节目单与视音频节目同时播出,而且这个EPG可以根据动态节目表随时更改。Panasonic为电视台提供的TS部分替代技术,本地电视台不再需要从最初就开始提供节目内容了。他并以日本TBS为例,介绍了中日制作流程的不同。比如,由于TBS于2003年采购高清设备,所以采用磁带的DVCPROHD进行制作,而且由于延续了线性编辑方式,TBS的高清化过渡非常方便,只是单纯地更换HD录像机就可以。而中国电视台是在现有的全台网基础上考虑高标清同播,在设备投资和工作流程的重新设计上都要有比较多的课题。

穿插着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中科大洋、草谷公司等带来的新颖别致的新介质工作流程演示以及Panasonic高清素材赏析,松下电气产业株式会社AVC社系统AV事业部开发部部长坂内达司向与会者介绍了Panasonic新技术发展方向,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技术总监孙奉明向大家奉献了2010 NAB参观随想,博得大家阵阵掌声。
中央电视台徐妍和中央电视台高清频道董文芳也在会上介绍了中央电视台高清制作应用和中央电视台高清频道的运营管理实践与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