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去年,客户还在考虑是否应该使用1,920×1,080的全高清(Full HD)分辨率的投影机,而在今后他一定将4K(4,096×2,160)列为计划选择的目标,因为只有更高的分辨率才不会被很快淘汰。在LCOS后,2009年DLP、LCD核心芯片在4K上也获得重大突破,4K高歌挺进的时代即将到来。
多年来,正是由于厂商在分辨率上不断的推进,才促成了用户对清晰度无止境的追求,促成了投影机在高端显示市场上经久不衰。核心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突破,使投射更为震撼的超大画面和超精细效果成为现实。专业大屏幕影院领域,伴随着《阿凡达》的热映,索尼、JVC、德州仪器等核心技术厂商的大力推进,市场已经不满足于2K的精致,开始向4K挺进;高端工程领域,以2008年索尼向市场投放了VPL-FH300L和VPL-FW300L两款2K投影为标志,将工程投影显示引入高清时代,时隔仅1年多,2009年爱普生就对外发布4K投影芯片,把工程投影带入更加清晰世界;教育、商务、家用市场在受到高清的洗礼后,对超清晰画面也有了迫切的需求,种种迹象表明,超越高清的4K时代即将到来。
2009年,伴随着德州仪器DLP、爱普生LCD显示4K芯片的发布, LCOS一枝独秀的局面完全打破,三大技术全部进入4K时代。

Sony sxrd 4K大型数字投影机
LCOS提前进入 拔得头筹
LCOS是最早进入4K行列的技术,但之前发展一直不太顺利。当前投影行业获得应用的三大主流技术为DLP、LCD和LCOS,DLP和LCD由于发展应用较早、技术成熟、认可度高、获得众多厂商拥趸,拥有广泛用户基础,从而占据绝对市场份额。LCOS与前两项技术相较,具有高解析度、高分辨率、高亮度的优势,同时还有着高开口率、低成本的潜力。应该说LCOS有着众多优势,发展空间很大,但前期的巨大投入让许多大公司望而却步,同时由于在前几年DLP和LCD两项技术的发展完全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因此有实力的公司也并不急于投入LCOS技术以改变市场现状,这使得LCOS技术市场化道路发展得相对缓慢。
不过随着高清时代的真正到来,观众对于更高精画质的需求和渴望,使得LCOS高解析、高分辨的特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LCOS采用控制液晶透光率的方式改变光的强度的反射式芯片技术,可以很轻松地将分辨率提升至2K、3K、4K、8K甚至更高的水平。2003年JVC率先开发出了当时最高分辨率的基于LCOS技术的1.7英寸D-ILA投影芯片,分辨率达到了3,840×2,040像素;2004年,索尼宣布研发成功4K SXRD 1.55英寸芯片,并推出了第一款4K(4,096×2,160)的LCOS投影机,应用于数字影院放映;2007年JVC又发布了1.27英寸D-ILA芯片,这是世界上最小的4K级芯片;2009年,索尼专门面向行业市场T系列4K产品推出。一时间LCOS站到了4K技术的最前沿,成为了4K市场启动的排头兵。
索尼作为LCOS的强力推进者之一,在LCOS高清4K产品的推进方面可谓是下足功夫。在2004年推出第一款4K产品后,不断推陈出新,发布性能更为完善、亮度更高、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2008年为了进一步推广4K投影技术,索尼专门成立新部门,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数字影院服务与解决方案。在去年,随着行业市场需求的升温,2009年索尼进一步把4K产品分为R和T两大系列,R系列针对数字影院用户,T系列面向行业用户。仅仅不到一年时间,面向行业用户的索尼T系列在中国就已经销售了40多台,而在此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这证明了国内4K行业市场的需求已经建立。在影院方面,2009年,索尼先后与美国两大电影放映商AMC和Regal达成协议,在未来3至5年内,将全面安装索尼4K R320放映系统13,000套,其中1/3为3D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安装了1,000多台,这是迄今为最为广泛的4K部署。
对于4K,JVC之前一直持着技术领先、市场观望的态度。在去年终于有所动作,发布了DLA-RS4000,DLA-SH4K两款机型,今年3月上旬再次发售一款4K专业投影机DLA-SH7NL,与之前推出的4K投影机相比,为了更好的被市场接受,降低了亮度输出与销售价格。该机采用JVC独有的1.27寸D-ILA芯片,适合模拟仿真、天文馆、博物馆等场所的投影应用。[Page]
DLP维护地位 影院出招
高分辨率投影的应用一般是从影院开始的,因为影院要求的投影尺寸要比其他场合大得多,对画面清晰度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更为清晰的数字投放映系统有利于更快的替代传统胶片放映模式。根据数字电影倡导联盟DCI文件,数字放映的分辨率分为2K和4K两种。2K数字放映的目标是达到并超过现有35毫米胶片放映的质量,4K数字放映的图像质量则全面超越了当前35毫米胶片放映的水平,其水平分辨率是2K的两倍,像素数量是2K的4倍。如今全球数字影院多采用的是具有2K分辨率的DLP数字放映机,其核心显示芯片提供商为德州仪器TI。随着索尼与JVC 的大力推进,4K级LCOS数字电影放映机更多的进入了影院,观众欣赏到了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画面,引发了阵阵热潮。看到来自对手的竞争、4K的兴起,德州仪器TI积极应对。2009年6月,正式对外宣布,将推出增强型的4K技术作为下一代DLP电子平台的延展,用于DLP影院投影技术中。德州仪器将首先向其三家已获得认证的合作厂商——巴可、科视和NEC提供增强型DLP影院4K芯片,扩充产品种类,提供12种以上的投影机选择。据称DLP影院4K技术能够把包含精确的DCI色域、高对比度、长寿命,高达30,000流明乃至更高亮度的影像投射到100英寸的电影屏幕与75英寸的3D屏幕上。DLP产品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KentNovak表示:“德州仪器将不断在DLP影院方面做出更多的创新,同时通过数以百万计的出货量,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此番语言充满挑战意味。此后不久,其合作伙伴科视就宣布将于2010年下半年推出基于TI 4K全新平台芯片的数字影院投影机。巴可、NEC也在积极筹备之中。
对于4K的市场定位,德州仪器DLP®亚洲区业务总监黄志光认为:当前有17,000多台DLP影院2K投影机部署在全球各大影院。在TI推出4K技术后,客户们就拥有了两个产品的选择,即DLP影院2K技术和4K技术。当然,全球大多数影院仍将继续采用DLP影院2K技术,只有一些大型高端影院会采用DLP影院4K技术。这是因为4K电影内容的制作、储备、传输成本比较高,在小于70英尺的荧幕上,相较2K设备投射的画面,观众并不能看见4K设备的特别之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的电影仍将继续采用2K,不过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电影采用4K技术进行拍摄或者用胶片拍摄后转成4K进行放映。TI的4K技术首先面向的是全球数字影院市场,之后也将应用于其他市场。
LCD面向商用 差异分争
对于4K,LCD阵营当然也不甘寂寞,在TI宣布4K计划半年后的2009年12月,液晶面板供应商爱普生对外公布,已经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款实现4K分辨率的高温多晶硅(HTPS)TFT液晶面板,主要用于3LCD投影机。
据称,该面板应用了爱普生最新的D7制程,在1.64寸(4.2cm)的面板上提供4,096×2,160个像素,单像素尺寸仅9微米,并直接附带支持4K分辨率的驱动电路。搭配C2 Fine(VA无机配向层)技术,该面板可实现更高的亮度/对比度以及更加真实的黑色表现力,将有效解决当前4K投影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等客观问题,并大大提速4K投影机的普及进程。这款全新的面板,更重要意义在于将超高分辨率投影面板主要面向有大尺寸、高分辨率要求的商业用户,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与模拟等领域,而非影院,新技术可同时展示和投影四个高画质影像,功能延展性进一步提高。目前这项技术还并未投入量产,真正对投影机行业造成影响,尚需时日。不过伴随着爱普生的发布,三大技术已全部步入4K,一场在高端市场的竞争真正拉开了序幕。事实上,投影技术的发展时常让我们感觉跟不上时代的发展,4K刚刚拉开大幕,有些厂家又开始了8K的追逐。就在爱普生4K芯片发布不久,其就通过“像素错位”技术,使用4K分辨率的液晶面板,成功地将LCD投影分辨率飙升到了8K水平,同时还运用该技术首度实现了LCD投影的4K+3D演示。JVC在2008年就推出了8K D-ILA面板,2009面对公司和顶级影音玩家专门设计展示了一款8K分辨率投影机,该投影机可提供8K(8,000×4,240)的4240p分辨率,拥有10,000流明的亮度和5,500:1的对比度。一家名为Evans & Sutherlands的公司在2009年年中也宣布要开发8K分辨率投影机ESLP 8K,采用NanoPixel激光技术。[Page]
厂商的这种技术前瞻让我想起,在2004年BIRTV2004展览上,索尼首次展出4K影院投影时的场景。当时引起众多关注,参观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对其前景有充满期待的,亦有不少有表示怀疑的,但更多的是认为太超前了。当时有媒体这样写到:当普通的大屏幕显示还处于XGA时代时,索尼的4K投影机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梦幻。没想到,在几年后,这个梦正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