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 09年3G大战在三大电信运营商中迅速升温,三大运营商采用的3G技术和发展进程又各不相同,本文将3G技术进行了简短介绍及比较,并主要从传统电视角度,将3G技术在传统电视领域中应用以及拓展电视表现手段进行了初步探讨及应用介绍。
【关键词】 3G技术 QCIF (标准化图像格式) 数据包分组交换
从2009年5月17日开始,关于3G的炒作铺天盖地而来;本着为我所用的初衷,让我们仔细考量一下,在现阶段3G技术如何为电视所用。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英语:3rd-generation),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说白了就是手机的带宽提高了,除了满足传统的语音、短信业务之外,还大有富余,能够提供传输数据包的能力。至于各个运营商所讲的,视频电话、手机影视点播,无线宽带……诸多3G业务,也是基于带宽提升后,在应用层开展的业务。
那么国内3家3G运营商,各自技术和商业运作方式是怎样的呢?
单纯从技术来看,是联通的WCDMA最优,其次是电信,排名最后的是中国移动。
具体的商业运营商,由于之前大家的基础不同,所以对于3G业务推广的策略也不同。中国移动,一直以来是2G的老大,2G强,3G弱,而且对于3G市场的盈利模式,大家都在摸索阶段,中国移动没必要拿技术的短腿来坏自己的招牌。因此、中国移动基本没有在推广3G手机业务,而是主推上网本,还冠以一个掩人耳目的名称G3上网本。G3的广告倒是铺天盖地,成功地转移了市场的注意力,让很多人以为G3=3G。中国电信,以前主营固化业务,也是历史包袱最小的一个。一直憋着一口气要做移动业务的电信,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历史给予的契机。而且CDMA2000是基于CDMA1X技术的改进(原来133的号码就是CDMA1X,现已由电信经营),所以电信的在提高2G覆盖的同时能够很快的解决3G信号的覆盖问题。目前县级以上城市的电信3G已经覆盖的很好了。中国联通,手捧最成熟的WCDMA技术,但是还没有很有好的市场营销。虽然沃是沃了,还是有些找不着北。想借鉴欧美,采用与iPhone捆绑的销售的策略,由于销售的是阉割版的iphone,潮人们宁可选择水货。
电视应用来讲,3G技术提供了一个方便、廉价的传输通道。可以把真正现场的信号,准确及时地传回台内,再根据严格的播出纪律需要进行必要的程序上的处理,再迅速的广播开来。
以往传统的电视传输包括,卫星,微波(定向和全向),光纤和互联网。互联网传输也是近几年开始应用的,但无奈于线路的束缚,更多的应用还是停留在异地采访,发稿回传的方式。3G技术实际就是互联网的无线接入方式,让信号采集端真正摆脱了束缚。让现场信号能够真正及时地传回到演播室。虽然3G传输的画面质量、链路的可靠性均无法不能和传统的光纤、微波相比,但他的优势就是:方便,及时与互动。 鉴于3G传输的一些优势,我和我的同事们在频道制作的《六十年金曲大赏》直播节目中进行了几次摸索实践,并将一些经验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六十年金曲大赏》是每周直播3期的一档互动性很强的歌唱类节目,节目中设定了连线环节,每次连线都是2组外景记者在不同的地点与棚内的主持人进行连线并互动点歌。
在制定技术实现方案时,鉴于节目连线的地点频繁更换、连线时间短、回传画面的画质要求不高(回传的信号主要是切在现场大屏幕上用于内场的交流,在PGM播出信号上只是以小画面的方式呈现);综合分析后,我们发现3G连线的机动性、灵活性及性价比相较传统传输方式是最优选择;最后,在《六十年金曲大赏》节目决定使用3G在直播节目中连线环节应用。
通过了7周,总共21期节目的直播检验,我们总结出了一些3G技术在电视直播领域里的应用数据与大家一起探讨分析。
在第一周的三期直播节目中,首先采用了3G技术里的视频电话业务。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两台N97手机,利用长沙联通的3G业务中视频通话进行连线。整个连线过程,技术实现很容易,N97手机的附件里有视频线,可以把视频电话中对方的画面以模拟复合信号方式全屏输出,通过A/D转换和帧同步就直接接入到转播车系统。整个直播过程中,画面延时小比较流畅,但是由于压缩严重,清晰度无法完全达到PGM小画面播出的要求。
出现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视频通话业务是电路交换方式,固定为64K带宽,QCIF分辨率(QCIF全称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QCIF是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式。在H.323协议簇中,规定了视频采集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QCIF=176×144像素)。这样清晰认识到联通3G视频通话业务无法进一步提高画面质量。通过初次在3G视频通话业务中实践中,我们总结:采用电路交换的视频通话技术,无法完全满足电视标准下对画面清晰度的要求。(当然话也不是绝对的,对于新闻事件,有个影子都比没有画面好,这种场合下就不要强求画面质量了)
为了保证直播《六十年金曲大赏》节目中连线画面画质问题,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3G的带宽。那么,必然需要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就是走网络数据包的方式。于是我们在接下来的直播节目中我们又一次对3G技术应用展开了新的尝试。
数据包分组交换,说白了就是数据包要通过互联网,只是在发端和收端采用3G接入技术而已。这样我们就采用QQ,MSN等等IM软件进行视频聊天解决画面画质问题,但是其中有些细节需要提出来跟大家分享,并提醒大家注意的。
在一开始测试的时候,连线出去的两台笔记本,通过电信的3G网络接入,收端由于物理位置在台里,出于可靠性考虑(有线比无线可靠),采用办公网络有线接入。结果发现,画面不是一般的卡,而是超级卡,延时太多,根本无法接受。经过反复思考,我们的办公网的ISP是网通,而外出电脑是电信3G网络,前面的问题会不会跨运营商的原因造成?这一怀疑,在后面的测试中得到了验证,当我们将收端也更换为与发端相同的ISP接入,画面延时立刻得到了解决。
最后,我们《六十年金曲大赏》直播节目中连线环节画质问题、延时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并且节目连线互动环节获得了良好收视的效果。最重要的是3G技术在电视直播中的运用得到一次有益的尝试。[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