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将2004年确定为数字化发展年、产业化发展年,足见主管部门高层对广电数字化的重视和决心,将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实际上,数字化是主管部门高层为有线电视谋发展想出的新举措。
我国有线电视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不少变故:起初有线电视是无线电视的延伸和补充,当有线电视成为无线电视的竞争对手时,有线台与无线台进行了合并,留下了有线电视网单独组建公司,于是有人想组建全国统一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人想各地各自组建网络公司,1999年出台了国办发82号文件,要求组建以省为单位的传输网络公司,网络整合提上了议事日程。几年的实践证明,有线电视网络存量的重组整合,遭到了不少地方的无形抵制,也挫伤了一些地方的积极性,有线电视处在徘徊彷徨的发展低潮。2001年广电总局开始进行有线数字电视试验,力求在增量发展上下功夫。2003年广电总局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尽管有了一定进展,但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发展有线数字电视,困难和障碍到底在哪里?我想有这么“三个困难”、“三个障碍”。
这“三个困难”是资金困难、业务困难和标准困难。资金困难就是对有线电视数字化投资有困难。我国有线电视的收视维护费一般在每户每月10元左右,就是青岛通过听证会上调了收视维护费,也就18元至22元,还没有电话的座机费高。按照每户每月10元计算,一个有有线电视50万用户的城市有线网一年的收入6000万元。如果进行数字化整体转换,除去前端设备投资、网络改造投资外,免费赠送数字机顶盒的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按照每个数字机顶盒800元计算,50万个机顶盒需要4000元,因此,单凭城市有线网的收入不可能解决,需要借助与设备厂商的合作、通过银行贷款、预收用户的收视维护费等途径进行融资。业务困难就是节目内容贫乏,付费电视没有形成消费热点,信息服务、电视商务等新业务没有形成规模化,有线数字电视缺乏新的看点和卖点,这也是一些地方对有线数字电视踌躇犹豫的重要原因。标准困难就是目前开展有线数字电视,使用的是行业标准,一些地方和厂商担心今后的国家标准会与现在的行业标准冲突,实际上国家数字电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已明确支持使用行业标准,今后出台的国家标准将兼容现行的行业标准。
这“三个障碍”是政策障碍、体制障碍和思想障碍。政策障碍就是有线电视网络政策存在不稳定,干线网公司想借助上级的政策优势和行政权力整合分配网公司,而分配网公司却不想被吞并整合,两者之间的博弈正在耽误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机遇。体制障碍就是有线电视网由各级党委、政府所有,长期按照事业体制运作,条块分割,以块为主,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共存共荣、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体制,这是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致命“软肋”。思想障碍就是一些地方有线电视网络负责人没有认识到有线电视的危机,小富即安,自我封闭,自我滚动,或者认识到了有线电视的危机,但感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还有就是节目提供商、干线传输商、接入服务商都存在垄断的思想,都想替代其他环节,都想独享新增的利益。结果付费电视等新兴业务开展不如人意,根本没有新增利益可分享!
呜呼!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但何时才能清除困难、排除障碍呢?我们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已近了,有线数字电视定能创造出新的辉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