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广电将跨媒体、跨受众、跨终端、跨渠道,以互联网为平台实施三网融合、三屏联动解决方案,为广大用户带来真正融合的、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媒体收看及互动体验
年末岁初,影响广电的新鲜事很多,而且件件都是重量级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三网融合。核心内容是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进程。预计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这一决策让我们看到未来构造全数字化的互联互通生活有了具体的时间表。
就在国务院“三网融合”哨声刚落,1月18日,深圳广电集团便紧跟这一政策动态,全力进军新媒体,高调推出全息跨界媒体平台—“中国时刻
(s1979.com)”,希望打造“三网合一”的创新传播组合。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日前也表示,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2010年的工作重点。其中,有条件的电台、电视台都要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电视,特别是要打破传统节目生产方式,更好地汇聚网民力量、依靠网民智慧。
事实上,各级广电集团已经不是首次如此大动作的积极推动网路视频新媒体的发展,在2009年12月,央视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www.cntv.cn)上线,央视节目可全部网络直播。迄今已经有湖南卫视的芒果TV、浙江广电的新蓝网、江苏卫视的“江苏网络电视台”,新华社旗下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也已开播。早在2005年5月,上海文广旗下的上海电视台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张IPTV、手机电视全业务牌照。随后,上海文广还投资组建了百视通、东方宽频等公司,发展以网络视频为主的新媒体业务。东方宽频还推出了“上海网络电视台”。 另外,早前的还有凤凰网旗下“凤凰宽频”。这些新平台之上都涉及广泛的业务形式,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业务等等。
如此密集地发兵网络电视,看似是几大广电传媒集团的业务拓展,看似巧合,但这表现了广电正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互联网对电视的强烈冲击。传统媒体已充分意识到互联网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据预测,2010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将达到3.88亿人,占整体网民比例将达到94%,网民较2008年底增长13.4%,上网普及率达到25.5%。其中18—34岁的年轻人更青睐网络。这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广电肩负着一种时代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因此,凭借着内容报道方面的经验和敏感度,正版内容,海量存储及广播级质量,丰富的用户接入,广播技术等等绝对优势,大力发展囊括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TV的互联网电视台的新媒体,牢牢守住这块市场并再次吸引观众就是必要之举了。

中国网络电视台
其实,仔细地研究一下近段时间上线的各级广电的网络电视台,发现互联网、手机和数字电视三网融会贯通是广电各集团发展网路视频的一个大思路。最终目标是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终端体验其全新的新媒体业务。如央视融合“电视”与“网络”的双重特性,将建设网络视频节目生产基地和手机视频节目生产基地,视频分享和互动平台正在搭建之中。而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发布“中国时刻”新媒体平台,则为未来的“三网融合联动”描绘愿景,例如:用户将可以通过任何一种“屏幕”—手机、电脑或电视,随时随地收看和点播深圳广电集团的任何电视节目,并能在不同“屏幕”之间自由无缝地切换正在观看的节目内容;电视台记者以及普通观众都能轻松地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现场直播和节目互动,大大提高突发事件和新闻报道及时性,同时使普通观众成为电视节目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就三网融合本身来说,以互联网为依托,带来的将是无处不在的信息生活。CES2010上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电视技术发展趋势,那就是网络电视。全球的大众流行网站都正被融入新一代电视机内。很多电视机生产厂商三星、Panasonic和LG、TCL等等都许诺将把Internet带到电视机中,电视不再只是客厅里广播娱乐的“大块头”,而将变成家庭所有信息和通信的源头,用户将感受更多个性化的体验。
三网融合毫无疑问,将给广电带来发展机遇,但在这场三网融合之战中,谁将成为对手不敢小觑的竞争者,在融合趋势中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那就要看谁有“硬本事”,看谁的服务、技术和产品更能赢得大众支持!那么,我想,2010年广电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体制改革、网络优化,双向改造……,应该是改革在路上,扬帆更远航!
另外,我们杂志多年来一直在为新媒体鼓与呼,无论是政策还是技术,更详细的内容请登录www.imaschina.com。“新媒体观察”专题中记录了我们对行业的点滴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