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视频会议终端演变

2010-02-03 本刊编辑 Kitty 依马狮视听网


    视频会议终端的发展经历着从大到小,从笨重到智能,从粗旷到精致,从单一到融合的历程,让我们通过终端的变化来回忆下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视频会议终端演变


1970: 可视电话的诞生

视频会议终端演变

    1956年,AT&T实验室研发出了第一款可视电话(Picturephone),每两秒钟才能传输一个画面。但贝尔公司认为可视电话将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在1970年推出了首款商用可视电话,并预计到1980年其销售量将达到100万台。
而实事证明,可视电话是一次失败的尝试。Compression Labs 和PictureTel公司高达十万美金的视频会议系统也以失败告终,而视频会议最终被用户接受整整花了此后的30多年的时间。
1997: CLI的 Eclipse

视频会议终端演变

    Eclipse是CLI(现在的VTEL)公司的室内视频会议单元,摄像头有4个固定的位置,显示器尺寸为20?27英寸,编解码器具有384Kbit/s的处理能力。
2000: PictureTel 600 
     PictureTel 600是一款机顶盒式终端,安装在会议桌或者显示器上。它通过IP或者ISDN连接,支持768Kbit/s的传输速率,这是一款PC架构的设备,采用了566 MHz Intel Celeron处理器,在Windows 2000系统下运作。这款终端的大小适合放置在桌面上,还可以通过笔记本、网络进行内容共享。
2001: Tandberg 1000

视频会议终端演变

    2001年,挪威腾博推出了Tandberg 1000,这款终端受到了用户的普遍欢迎,并延续至今。Tandberg 1000即保持了卓越的品质和功能,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经济实用的需求,紧凑精美的设计及制作工艺体现了视频技术、电子技术和工艺技术的最新成就。Tandberg 1000集成了摄像机、编解码器、音频系统以及12.1″的LCD显示屏。TANDBERG 1000同时支持H.323/H.320多种传输协议,同时具有3种网络接口,在不同传输网络间可随心所欲地切换,无须更换任何软硬件或重启动,为实施线路及设备备份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2002: Polycom iPower 9000

视频会议终端演变

    2002年,宝利通推出了iPower 9000系列,包含了一个摄像头、DVD驱动和键盘以及一套手持式远程内置鼠标,iPower 9000还具备嵌入式12端口的IP MCU。
2003: Polycom VSX 7000

视频会议终端演变

    2003年末,宝利通推出了VSX 7000,一款机顶盒式的终端,并将其定位为入门级系统。VSX7000兼容ITU H.323及H.320,最大速率可达2Mbit/s, 2路输入,集成主摄像机,5路输出,第二显示器(可选)支持people+Content双流技术,内置MCU支持业界领先的H.264,在相同画质下更节省带宽,画质更出众支持polycom独有技术Siren14 ,提供接近CD级音质。
2005: LifeSize Room 

视频会议终端演变

    2005年,视频会议行业又出现了一支优秀的团队,推出了LifeSize Room系统,这是一套针对会议室的高清系统,包括一个高清编解码器,高画质的摄像机和一个HD音频会议电话。在1Mbit/s的网络连接下,该系统能提供30帧/秒的720p分辨率的图像传输,它还具备一个8路嵌入式MCU作为标配。
2006: Cisco Telepresence 

视频会议终端演变

    思科在2006年推出了网真产品,并让网真成为了业界人尽皆知的名字。
2020……

视频会议终端演变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