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四川电视台卫视频道策划的纪念“5·12抗震救灾周年”大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在四川电视台600平方米演播室进行。本次电视直播节目政治性要求高、技术环节复杂,要求各工种间配合默契。作为演播室的主控机房,我们根据节目的要求,提早进行了系统设计、设备配置等系列的准备工作。
一. 系统设计要求
“5·12抗震救灾周年”大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是互动性强,直播时间长(早上七点至晚上七点),直播环节复杂,涉及工种多的一档电视直播节目。根据节目部门的策划方案,节目直播中要求演播室主持人要与7个外景地24个转播点进行实时连线,实现四视窗画面的报道方式,同时保证各新闻事件现场与演播室间的不间断通话联系。目前,四川电视台600平方米演播室现有系统及设备无法满足节目的直播需求。接到任务后,在时间紧、任务重及部门领导的指导下,全体同志针对现有的系统进行了系统再设计,配置出相应新设备,经过多次模拟预演,终于不辱使命,顺利地完成了当天电视直播的任务。现将系统设计方案整理汇总,与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借鉴。
二. 600平方米演播室系统设计前的简述
四川电视台600平方米演播室主要担任综艺类节目的录制、直播任务,视频系统全数字化配置,曾完成诸如奥运火炬在四川的传递活动、点燃激情迎奥运文艺晚会、奥运专题等节目的直播和录播,但随着这次节目形式的改变,演播室视频系统和部分设备配置都存在问题,我们对演播室系统及设备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检查,发现的问题如下:
1.Thomson-9250数字切换台视频输入只有12路,无DVE功能;
2.NETWORK AV-DMUX16649光收机配置收发各有2个通道;
3.CLEAR COM有线通话系统只能满足演播室导播同录音室、灯光室、摄像人员间的内部通话功能。
三. 600平方米演播室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
结合“5.12”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策划要求,我们制定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利用好600平方米演播室现有资源,配置相应设备,对视频部分和通话部分同时进行改造,由专人负责,合理分工,相互协作,保证了系统改进的顺利完成。
1.视频部分
根据节目需求,从播出部总控机房到600平方米演播室需要4个传送外来信号的光纤通道。600平方米演播室原来只有2个通道,增加通道后,切换台的输入通道也不够了。
我们采用演播室级连方式,从虚拟演播室光收机输出2个信号进入600平方米演播室,与原有2台光收机组成4个通道外来信号,所有外来信号由播出部总控机房根据导播要求随时切换,满足直播时演播室导播与前方记者四视窗连线电视报道的节目形式,达到了单位时间内节目信息流量大,电视表现手法丰富的目的。
为此,我们增加了一台M-PLUS16×8视音频矩阵,解决了切换台输入路数少的问题,确保了视音频信号同步播出。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四路播出部总控调入的外来SDI信号分别进入对应数字视分,各输出一路SDI信号进入M-PLUS16×8视音频矩阵,一路SDI信号通过跳线进入LEITCH16×4应急矩阵,一路SDI信号作为监看。四路外来SDI信号通过M-PLUS16×8视音频矩阵的选择,输出的1口进入帧同步机LEITCH×75,输出的2口进入帧同步机DPS-575实现播出切换,输出的3、4、5口进入在线包装机四路通道的2、3、4口(其中1口由16X4应急矩阵输入),让包装机每个通道信号选择更灵活。而四路外来信号音频部分对应接入M-PLUS16×8视音频矩阵的音频入口,由矩阵音频输出的1.2口接入录音室调音台。在直播过程中,我们用该矩阵输出1口的控制面板作为外来信号源(视音频)切换的主面板,矩阵输出2口的控制面板作为备用面板。这样,既保证每一次外来信号的选择声画同源,又解决节目导播同录音师沟通的烦琐环节,高效地完成了节目直播任务。
2.通话部分
本次“5·12抗震救灾周年”大型电视直播节目是新闻类型的直播节目,节目部门对通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技术部门制定的技术手册作了具体要求:
● 通过内部有线通话系统保障演播室各工种之间的联络;
● 通过内部无线通话系统保障与演播室主持人的联络;
● 通过电话耦合器系统保障与场外主持人的联络;
● 通过有线电话保障演播室与播出部等外部各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联络。
600平方米演播室原有通话系统只能保障演播室各工种之间的联络。
为了满足节目需求,必须对现有通话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增加通话调音台、电话耦合器、双向无线通话系统、通话子站等。
为了实现这次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通话要求,我们在600平方米演播室采用了1台电话耦合器COMREX STAC-MAINFRAME,1台声艺的模拟调音台SOUNDCRAFT LM 1,1台CLEAR COM有线通话主站,1台CLEAR COM无线通话站构成了本场节目的通话系统,在节目直播过程中,新闻现场的记者、演播室主持人、录音师、灯光师等都可以通过该系统直接收到演播室导播的指令,很好地解决了节目中各环节对通话需求。
在演播室增加通话调音台,建立一个通话矩阵,利用通话调音台辅助(AUX)输出推子前PRE功能,在调音台内建立一条不影响节目输出的辅助通话通道,实现演播室导播的指令、节目播出的音频信号,通过这条通道链接到电话耦合器COMREXSTAC-MAINFRAME和演播室内主持人无线耳机里。具体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

通话调音台输入的第1口接入录音室调音台辅助AUX输出的PGM音频信号,第2口接入电话耦合器COMREXSTAC-MAINFRAME输出现场话音信号(电话耦合器另一路输出接入录音室调音台1、当没有图像的电话采访时作播出用2、当卫星通道的声音出现问题时作播出备用),第3口接入演播室导播话筒信号,第4口接入录音室调音台辅助AUX输出的主持人话筒信号。通话调音台输出的L声道接入CLEAR COM有线通话主站,保证演播室导播同演播室内部各工种通话要求。通话调音台辅助AUX1输出接入电话耦合器COMREX STAC-MAINFRAME输入,使新闻现场记者能实时听到PGM音频信号、导播指令并与主持人沟通。通话调音台辅助AUX2输出接CLEAR COM无线通话系统,使演播室导播能与主持人、现场记者实时通话,提升了通话系统的功能。
[Page]
现就节目直播中几种常态的情况介绍如下:
(1)当现场记者电话信号通过电话耦合器接入时,打开通话调音台输入第3路的辅助AUX1开关(关闭其L声道和辅助AUX2开关),由导播接入并保持通话,同时推起通话调音台输入第1口推子,并打开它的辅助AUX1开关(保持通话调音台第1路的L声道和辅助AUX2开关为关闭状态),这样,新闻现场记者能听到PGM音频信号,并保持现场记者同演播室的通话联系。
(2)当演播室主持人同现场记者实时连线时,打开通话调音台输入第2路的辅助AUX2开关(关闭其输入第2路的L声道和辅助AUX1开关),让主持人能听到新闻现场记者通过电话耦合器传回的话音。同时打开通话调音台输入第4路的辅助AUX1开关(关闭其输入第4路的L声道和辅助AUX 2开关)让现场记者通过电话耦合器听到主持人的话音从而形成通话互通。
(3)当直播其它画面而主持人需要与演播室导播沟通时,打开输入第3路的辅助AUX2和输入第4路的辅助AUX2开关(关闭输入第3、4路的L、声道和辅助AUX1开关),通过CLEAR COM无线通话的腰包(主持人一个、导播一个)双方就能形成互通功能,而且不影响播出。
(4)当在直播过程中演播室导播需与内部各工种沟通时,推起输入第3路推子,并打开输入第3路的L、声道开关,(关闭输入第3路辅助AUX1、AUX2开关)通过CLEAR COM有线通话系统就可以完成和导播的对讲沟通。
“5.12”电视新闻直播节目圆满顺利地完成,新设计的演播室系统可靠及稳定性得到了考验,整个系统功能更加强大,能够完成更多、情况更复杂的转播任务。针对系统功能更强大,结构变得更复杂后,我们就直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组织进行了充分演练,也重新制定了详细的应急处理措施。通过这次技改活动,技术人员的系统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今后的技术工作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